- 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繼在2018年第二季創下29個季度以來最高水平(達54.1)後,第三季卻下跌18.3點至35.8的收縮領域,是自2006年第二季以來最大的季度跌幅,顯示香港出口增長可能會失去一些動力,至少在短期內如是。
- 幾乎每個行業都擔憂出口放緩,包括玩具(43.6)、鐘錶(43.5)及機械(42.5)。整體下跌最多的是電子產品業,由2018年第二季的55.2跌至第三季的35.2。
- 整體而言,香港出口商對牽涉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夥伴看法不一。港商對出口到中國內地的信心仍僅僅處於擴展領域,但對美國的情況卻不是那麼樂觀,2018年第三季信心指數是39.8,自2009年以來最低。
- 此外,貿易價值指數(44.8)、採購指數(45.5)和就業指數(47.9)均跌至收縮領域,進一步證明出口信心全面減弱。
- 出口商日益擔憂之際,中美貿易摩擦的直接影響也越來越明顯。有三分之一(36.1%)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出口表現已受到負面影響,較2018年第二季的21.3%顯著增加。
- 表示已因為中美貿易摩擦而受到負面影響的出口商中,超過一半(53%)遭遇買家減少訂貨量的情況,四分之一(25%)表示須承擔加徵關稅帶來的成本。
中美貿易爭端加劇之際,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也急轉直下。整體來說,指數由2018年第二季的54.1(29個季度以來最高水平)下跌至第三季的35.8,相差18.3點,是自2006年第二季首次編製出口指數以來最大的季度跌幅。這顯示香港出口增長可能會失去一些動力,至少在短期內如是。
各個主要行業都擔憂出口增長將會放緩,個別指數已穩穩處於收縮領域。玩具業是抗跌性最強的行業(43.6),緊隨其後為鐘錶業(43.5)和機械業(42.5),而珠寶業(38.5)維持了近幾個季度的下滑趨勢。電子產品業的惡化情況最為顯著,指數由2018年第二季的55.2跌至第三季的35.4。服裝業是另一個大幅下滑的行業,由2018年第二季的43.6下跌至第三季的32.8。
出口市場方面,出口商對牽涉中美貿易摩擦的貿易夥伴看法不一。港商對出口到中國內地的信心仍僅僅處於擴展領域,指數50.2是主要出口市場中最高。但美國的情況不是那麼樂觀,2018年第三季信心指數是39.8,是自2009年以來最低。其他許多主要市場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其中日本(48.9)和歐盟(43.3)的指數均下降並重返收縮領域。
港商出口信心轉弱,離岸貿易指數也降回收縮領域,由2018年第二季的51.1下跌至第三季的43.9。指數較整體出口指數(35.8)為高,預期離岸貿易(並非經香港付運但由香港出口商處理的貿易)業務的表現將較整體出口理想。
單價方面,一般預料短期會下降,導致整體出口價值下跌。貿易價值指數在2018年第二季創下17個季度以來最高水平,達54.6,第三季卻下跌至44.8,代表指數在過去連續5個季度處於擴展領域的狀況已告一段落。個別行業方面,玩具業(52.5)的單價最有可能會上升,繼續安然處於擴展領域。指數明顯下降的有鐘錶業(45.5)、電子產品業(44.9)、機械業(44.7)和服裝業(42),預料這些行業的單價都會下跌。下跌趨勢最明顯的是珠寶業,指數只有37,是各主要行業中最低者。

採購指數由2018年第二季的57.3下跌至第三季的45.5,顯示採購情緒將會受到目前的悲觀氣氛所影響。玩具業的指數雖然下降(由62.9下跌至52.1),但以採購情緒來說,仍是最樂觀及唯一處於擴展領域的行業。其餘行業較為悲觀,電子產品業(46.3)、機械業(43.1)及服裝業(39)的採購指數都下跌至收縮領域,反映這些行業在短期內可能出現需求不振。其他受到負面影響的行業還有鐘錶業(39)和珠寶業(25),後者創下9個季度以來的最低記錄。
2018年第二季的就業指數為53.2,是30個季度以來最高,第三季卻下跌至47.9。在短期內,各主要行業的就業情況最好也不過是保持平穩。與整體趨勢相反,鐘錶業的招聘意欲出現好轉,就業指數由2018年第二季的48上升至第三季的50。電子產品業(48.7)、玩具業(47.9)、機械業(45)和珠寶業(44)繼上季度短暫處於擴展領域後,第三季已紛紛回跌。服裝業(40.5)的招聘意欲依然最低,這與該行業的整體出口指數表現欠佳一致。
中美貿易摩擦仍未解決,不明朗因素比前加劇,明顯影響出口商的情緒。整體而言,認為會對出口前景帶來負面影響的受訪者比率,已由2018年第二季的42.8%上升至44.5%。另外有51.7%受訪者對於貿易摩擦會否帶來負面影響,依然保持中立的看法,但已較上一季55.4%輕微下降。
隨著出口商的憂慮日益增加,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直接影響在本年內已越來越明顯。超過三分之一受訪者(36.1%)表示他們的出口表現已經受到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較2018年第二季的21.3%顯著上升。同期有60.8%受訪者表示到現時為止仍未受到影響,但較上一季的77.4%已減少了許多。
在那些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帶來負面影響的出口商之中,超過一半(53%)曾遭買家削減訂單量。此外,四分之一(25%)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承擔因貿易摩擦而額外加徵的關稅成本。其餘的負面影響還包括取消訂單(18%)、被壓價(18%),以及不在中國採購(13%)。有小部分受訪者(4%)也表示之前落單的貨物要延遲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