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紅色、綠色、橙色、藍色、紫色、甚至乎黑色的鑽石,相信大家都應該略有所聞,但……「變色龍鑽石」(Chameleon Diamond)大家又聽過沒有呢?
據說世界上第一顆變色龍鑽石是在1943年被發現的,當時人們正為鑽石拋光,機器產生的熱力令鑽石的顏色產生了變化—它,由原來的黃綠色,在遇熱後變成了深綠色。
一般來說,在室溫環境下的變色龍鑽石,都是綠色或者是帶有黃色或灰色色調的綠色。如果將變色龍鑽石放在黑暗處一段時間後再取出來,就會有明顯的顏色差別,例如由綠色變成了橙黃色,但這種轉變並不持久,通常在明亮的環境下待上幾分鐘,變色龍鑽石的顏色就會恢復到原來的綠色。
另一種情況是,將變色龍鑽石以低溫加熱,如加熱至150-200度,顏色也會有明顯的轉變;當停止加熱後,隨着溫度降低,鑽石的顏色也會逐漸回復到原來的綠色。
至於變色龍鑽石的成因,暫時未有專家能夠解釋,只知道它與傳統變色寶石的變色條件有所不同,後者如變色亞歷山大石(Colour-changing Alexandrite) 是依靠不同的光照條件 (即不同光源如太陽光/燈泡)而變色的。


*所有圖片均轉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