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年,全球經濟面對越來越多不確定因素,增長可能放緩。雖然主要工業經濟體的周期性復甦料將持續,但在貿易關係緊張和銀根收緊的情況下,增長勢頭可能減弱。隨著全球需求復甦和商品價格回升,預料近期新興經濟體的表現有所改善,但油價上升卻可能為對外收支逆差較大的國家構成壓力。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調查顯示,51%的受訪出口商表示,預計未來一年的銷售水平會有所上升或保持不變。雖然全球經濟周期性復甦可能使短期前景較為樂觀,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地緣政治摩擦等長期基本因素轉差,卻可能窒礙貿易和投資往來,削弱長遠增長潛力。
2018年出口表現平穩
2018年,儘管貿易摩擦加劇,但世界經濟仍能保持升勢。在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同步復甦的支持下,香港的出口表現仍可延續2017年的增長態勢。
美國的私人消費和商業投資增長依然強勁,刺激進口需求。在歐盟,商業信心增強、融資成本降低和勞工市場情況好轉,推動了經濟增長。日本的出口和消費在今年第三季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2018年該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中國得到國內和外部需求支持,增長依然強勁。由於區域加強融合和內部需求上升,亞洲其他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仍較強勁。
香港對外貿易概況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1月至10月 | ||||
億港元 | 增減% | 億港元 | 增減% | 億港元 | 增減% | |
總出口 | 35,882.47 | -0.5 | 38,758.98 | +8.0 | 34,558.33 | +9.8 |
本產出口 | 428.75 | -8.5 | 434.55 | +1.4 | 382.49 | +6.3 |
轉口 | 35,453.72 | -0.4 | 38,324.43 | +8.1 | 34,175.84 | +9.8 |
進口 | 40,083.84 | -0.9 | 43,570.04 | +8.7 | 39,221.34 | +11.1 |
貿易總額 | 75,966.31 | -0.7 | 82,329.02 | +8.4 | 73,779.67 | +10.5 |
貿易差額 | -4,201.37 | -4,811.06 | -4,663.01 | |||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貿易統計》 |
中美貿易爭端尚未對2018年的香港出口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部分原因在於潛在需求強勁,另外是有些出口商提前發貨以避免繳納較高關稅。繼2017年全年增長8%後,本港出口總額在2018年首10個月按年上升9.8%。市場方面,香港對傳統市場的出口全面上揚。香港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增長顯著,對日本的出口增幅則屬主要市場中最低者。
亞洲發展中地區方面,香港對中國內地和東盟的出口保持增長勢頭,部分原因是該等地區生產網絡龐大,以及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在亞洲發展中地區之外,本港對其他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更快。從下表可見,香港對歐洲新興市場的出口增幅高達34%,拉丁美洲增長16%,非洲同樣增長16%。
香港對主要市場的出口表現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1月至10月 | ||||
億港元 | 增減% | 億港元 | 增減% | 億港元 | 增減% | |
美國 | 3,240.40 | -5.3 | 3,301.98 | +1.9 | 2,970.94 | +9.5 |
歐盟 | 3,306.41 | -1.3 | 3,470.59 | +5.0 | 3,116.76 | +10.6 |
日本 | 1,167.46 | -4.9 | 1,284.74 | +10.0 | 1,055.98 | +0.8 |
亞洲發展中地區 | 25,159.59 | +0.7 | 27,610.88 | +9.7 | 24,632.68 | +9.9 |
中國內地 | 19,434.69 | +0.4 | 21,058.29 | +8.4 | 19,129.40 | +12.3 |
東盟 | 2,638.71 | -2.7 | 2,840.50 | +7.6 | 2,526.53 | +8.3 |
拉丁美洲 | 672.32 | -10.4 | 683.02 | +1.6 | 655.44 | +16.3 |
中東 | 857.89 | +7.1 | 829.26 | -3.3 | 673.65 | +2.5 |
歐洲新興市場 | 653.01 | +9.0 | 749.42 | +14.8 | 791.21 | +34.3 |
非洲 | 345.13 | -4.5 | 371.86 | +7.7 | 346.30 | +16.3 |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貿易統計》 |
產品方面,電子產品仍是香港出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力,2018年首10個月比上年同期增長14%,佔香港出口總額約68%。服裝業方面,出口商面對其他生產基地的競爭,本港服裝出口下降3.3%。鐘錶出口增幅不大,但同期貴重珠寶出口增長最快。玩具出口也錄得顯著增長。競爭加劇導致家用電器出口下降6%。
香港部分行業的出口表現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1月至10月 | ||||
億港元 | 增減% | 億港元 | 增減% | 億港元 | 增減% | |
電子產品 | 23,502.17 | +2.5 | 25,674.13 | +9.2 | 23,573.32 | +13.8 |
服裝 | 1,216.47 | -14.7 | 1,128.71 | -7.2 | 908.71 | -3.3 |
鐘錶 | 684.20 | -10.8 | 652.10 | -4.7 | 550.36 | +1.9 |
貴重珠寶 | 485.16 | -10.1 | 502.82 | +3.6 | 472.69 | +15.1 |
玩具 | 370.41 | -23.5 | 487.55 | +31.6 | 414.61 | +5.1 |
家用電器 | 146.00 | -14.2 | 156.41 | +7.1 | 123.09 | -6.0 |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貿易統計》 |
香港出口貨品的單價上升也推動了銷售額的增長。2017年單價指數上升1.8%,2018年首9個月再調高2.5%。海外需求增加及商品價格轉穩,有助推高出口價格。
全球經濟保持增長勢頭
儘管世界貿易環境充滿挑戰,不過全球經濟在2018年仍能保持周期性復甦勢頭,預料可延續到201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可保持增長勢頭,2018年增長3.7%,2019年可維持同樣增速。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在減稅和就業改善的推動下,經濟增長勢頭應可持續,但步伐放慢。發展中經濟體雖然受到貿易摩擦和投資往來受阻的影響,但預料增長仍然相對穩定。
在發達國家之中,美國在2018年第三季增長3.5%,預料增長可延續到2019年全年,但速度放緩。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加上消費開支和商業投資增加,有助推動經濟增長。稅制改革鼓勵美國消費者和公司增加開支,並擴大在美國的投資。不過,令人關注的是預算赤字擴大,或會推高通脹,令貨幣緊縮步伐加快。
歐盟方面,由於信心增強、融資成本較低及勞工市場情況改善,預料短期內經濟增長可保持穩定。德國的政治僵局結束,可支持德國與法國在歐元區改革方面持續合作。法國改革勞工法例,降低稅收並削減支出,重塑該國經濟,反應頗為正面。然而,鑒於英國要就脫歐事宜在國內取得共識,困難重重,硬脫歐的可能性仍高,未來一年或會對英國和歐盟經濟帶來衝擊。
在日本,安倍晉三在執政自民黨領導層選舉中獲勝,換言之,「安倍經濟學」政策下高度寬鬆的金融環境仍會持續一段日子。日本將舉辦2019年世界杯橄欖球賽和2020年奧運會,預料會刺激建造業投資和增加旅遊收益。此外,《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將於2018年12月30日生效,也對日本的出口前景有利。然而,日本將於2019年10月上調消費稅,私人消費料會下降,加上人口迅速老化和勞動力萎縮,意味著該國經濟只能保持緩慢增長。
隨著全球需求復甦,以及原油和商品價格回升,新興經濟體的整體經濟情況預料短期內會有所改善,當中以依賴製成品和天然資源出口的國家受惠較大。然而,石油進口國將面臨壓力,尤其是一些對外收支逆差龐大的國家,增長恐會受到抑制。
中國內地經濟預料將保持目前的增長水平。2019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四年,估計內地將努力實現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實施經濟再平衡戰略,私人消費會繼續是主要的增長動力。另外,內地為刺激進口,降低了消費品的進口關稅,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剛於2018年11月舉行,這些都體現中國從「全球賣」走向「全球買」的重大政策轉變。
由於外部需求強勁,全球燃油價格回升,加上基建投資增加和私人消費暢旺,預料東盟經濟可持續增長。2019年1月,《香港—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估計可增加某些消費品的需求,並加強香港與該區的聯繫。中美貿易摩擦推動了貿易分流,並促使商家把製造設施擴展到東盟,令機器設備和零部件流量上升。
拉丁美洲地區經濟應會繼續溫和復甦。巴西正逐步恢復經濟增長勢頭,除了受惠於能源和商品價格回升外,也和當地民眾對大選抱樂觀態度,認為有利於重建政治和經濟共識有關。墨西哥早前與美國、加拿大簽訂的《美墨加協定》(USMCA),取代已有24年歷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也有助墨西哥經濟趨向穩定。
歐洲各地和全球經濟持續增長,歐洲新興經濟體可從中受益。區內恢復推行經濟刺激措施,消費開支和商業信心轉強,估計可為增長帶來助力。不過,波蘭和匈牙利國內民粹主義抬頭,申領歐盟資金時或會面對一些問題。俄羅斯方面,石油出口收入改善及貨幣政策放寬將繼續推動經濟增長,但美國實施新一輪制裁卻可能減慢俄國的增長步伐。
油價回升,加上經濟向非石油行業轉型,令中東經濟體的前景向好。阿聯酋將舉辦2020年迪拜世博會,長遠的「未來策略」也取得進展,均有助提振該國經濟。同樣,沙特阿拉伯的「2030年願景」,提出推行根本性的經濟和社會改革,進一步打開商業合作的大門,也是利好因素。
風險和挑戰
中美貿易爭端帶來許多隱憂,陰霾揮之不去,可見保護主義對香港出口前景威脅最大。此外,各主要經濟體收緊銀根,例如歐洲中央銀行計劃在2018年底結束量化寬鬆政策,還有地緣政治摩擦不斷,也為貿易和投資往來帶來不明朗因素。
美國與朝鮮領導人展開對話,應有助緩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然而,另一方面,華府退出伊朗核協議並恢復實施經濟制裁,卻加劇了中東的緊張局勢,不利該區的增長和發展。
歐盟方面,政局發展仍然是一大憂慮。在意大利,民粹主義政黨雖然成功組織新政府,但與歐盟就預算問題爭拗持續,卻令其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在德國,默克爾退任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黨主席,除了令外界關注其繼任人問題外,也令歐盟的未來發展方向更加難測。
在G20峰會後,中國與美國同意貿易休戰90天,以便進一步談判。不過,若兩國未能在休戰期結束前達成協議,美國將把總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從10%提高到25%。中美貿易爭端持續,至少在短期內可損害中國經濟增長。雖然中國可以使用財政和貨幣工具來應對外部需求的負面影響,但內地製造活動放緩,會進一步影響全球貿易和商品價格。雖然內地經濟似乎相當適應「新常態」,但要糾正供給方的重大失衡仍是困難重重。
香港出口前景正面
鑒於世界經濟大致仍保持周期性增長勢頭,加上中美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反映雙方希望解決分歧,我們對香港的出口表現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測2019年出口將增長5%。這個預測得到最新的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調查支持。根據調查結果,51%的受訪出口商預計未來一年的銷售水平將會上升或保持不變,而認為單價會上升或保持不變的則有57%。
香港出口增長預測 | |||
價值 | 數量 | 單價變化 | |
2018年(估計) | +9.0% | +6.4% | +2.6% |
2019年(預測) | +5.0% | +3.0% | +2.0% |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 |
在主要行業中,電子產品出口商最樂觀,也是唯一一個前景展望較上一季為佳的行業。根據2018年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的現場調查結果,機械人科技和電子競技產品估計會有強勁需求。
不過,服裝出口展望則沒那麼樂觀。由於經營成本上升,特別是在中國內地,加上生產設施持續分散到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香港的服裝出口預料會被削弱。
2017年,新款視頻遊戲機推出,大大帶動香港玩具出口,且增長在2018年也繼續上升。展望未來,市場表現視乎短期內會否再有新款遊戲機推出,包括電子競技和智能手機遊戲,後兩者的市場都在上升。然而,香港玩具企業的業務大部分屬離岸貿易,不經香港付運,因此香港出口統計數字未必可全面反映業界實況。
香港鐘錶出口在2018年略為回升,預料2019年將保持穩定。鐘錶業的未來趨勢方面,智能手錶可與智能手機和其他數碼設備兼容,估計將繼續是香港手錶出口的主要增長動力。同時,電子支付發展迅速,也會進一步帶動全球各地市場對穿戴式技術的需求。另一方面,消費者注重工藝和設計,為混合型手錶創造發展空間,這些手錶有智能手錶的一些基本功能,但也保留了工藝感。
經濟增長有所減弱,可能會對香港珠寶出口構成壓力。消費者態度依舊保守,將令高檔產品需求受制。不過,一些產品價格相宜,品牌形象良好,且在設計、品質和工藝方面都有一定水準,估計將越來越受歡迎。展望未來,在中國內地和印度等主要市場,消費者對黃金的喜愛不減,繼續為黃金首飾帶來需求。另外,鉑金、鑽石等各類珠寶也會繼續受市場歡迎。
(2018年12月13日,資料來源:HKT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