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貿易戰下第一滴血 本港11月出口意外下降

中美貿易戰僵持不下,本港經濟流出第一滴血。本港11月份出口意外萎縮0.8%, 為2017年1月以來首次下跌,相對10月出口仍大增近15%急速逆轉,亦遠較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期中值增7.7%為差。

同期本港進口增長0.5%,貿易逆差為450億港元(58億美元)。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新聞公報,本港輪往美國出口於11月仍錄得5%,惟對佔出口總額逾一半的中國內地出口卻下跌5%。本港對日本出口上月則大増25%。美國和日本分別為本港第二及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按貨品分類看,「非金屬礦物制品」、「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和「紡紗、布料、制成品及有關制品」等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額錄得跌幅,為香港出口的萎縮的主因。

香港政府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展望未來,隨著環球經濟成長持續減慢,香港的商品出口或會面臨壓力。儘管美國與內地在12月初達成共識後貿易摩擦有所緩和,事態發展仍有變數,或會令下行風險增加」

所有圖片轉載自互聯網

(2018年12月27日,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