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俄羅斯電子商貿營運商朝網上交易市集模式發展

俄羅斯的電子商貿平台紛紛改用交易市集模式,不再自行採購產品,並視此為拓展業務、留住顧客的關鍵。

照片: 網上交易市集既可吸引消費者,也可令平台營運商省卻高昂的貨倉成本。(Shutterstock.com)
網上交易市集既可吸引消費者,也可令平台營運商省卻高昂的貨倉成本。

交易市集模式快將成為俄羅斯電子商貿業的主流營運方式。現時,該國很多新晉業者都喜歡採用該模式,數個現有平台也正慢慢朝這方向轉型。長遠來看,這股趨勢預料將顛覆當地的傳統供應鏈,同時擴大網上零售的優勢,令傳統渠道的交易量進一步減少。

事實上,很多國際著名電子商貿網站,例如亞馬遜(Amazon)和天貓等,現時都已全面或局部採用交易市集模式。在該模式下,平台營運商負責促銷活動、交易處理和交付物流等事宜,實際產品則由多家不同規模和領域的商戶提供。電子商貿平台既可在其銷售架構下發售這些第三方產品,也可讓形形色色的品牌在網站內經營迷你網店,售賣各種產品。

和世界許多地方一樣,交易市集模式現已深受俄羅斯消費者、商戶和平台營運商歡迎,原因是該模式與其他網上購物模式相比具有優勢,特別是一些本身兼任單一供應商的購物平台更難望其項背。對消費者來說,交易市集模式最明顯的好處是可為他們提供大量產品選擇,同時由於銷售相同或類似產品的商戶眾多,在市場競爭下售價也更為實惠。另外,這些大型平台營運商都設有完善的物流和交易機制,可為顧客提供保障,免受一些立心不良、營商手法欠妥的商戶欺騙。

從商戶的角度來看,在交易市集模式下,他們只須向電子商貿平台支付預先商定的銷售佣金,便能享有一站式的促銷、交易和配送解決方案。同時,平台營運商毋須為管理大量產品庫存費心,而且商戶眾多也有助增加平台流量,形成群聚效應。

現時,俄羅斯數家大型製造商/分銷商都主要透過電子商貿交易市集售賣產品,比例高達總銷售額70%。這些網上平台由於接觸面廣,所以也能吸引俄國鄰近地區的顧客,包括中亞甚至烏克蘭。雖然烏克蘭近年與俄羅斯時有衝突,卻未有削弱當地消費者在俄國平台購物的意欲。

鑒於交易市集模式的優勢甚多,俄羅斯不少第一代電子商貿平台爭相宣布計劃朝這個方向轉型,其中Ozon.ru是最矚目的例子。該公司總部位於莫斯科,是俄羅斯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網上百貨零售商。不過,雖然Ozon.ru已公開表示會採用交易市集模式,但在可見將來仍會保留採購部門,只是規模較以往小。其實,Ozon.ru多年來也有充當俄羅斯國內外第三方企業的產品銷售平台,為他們提供交易和物流服務,因此新模式對該公司來說毫不陌生。

另一方面,杭州企業天貓積極減少在俄羅斯售賣的自家產品,以轉型至交易市集模式。目前,該公司的俄羅斯平台售賣3萬種消費品,有些是自家產品,但也有很多來自第三方供應商。該公司期望停售自家產品可助吸引更多商戶進駐,令產品數量遠勝目前,在型號、種類、顏色和設計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天貓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沒有盡頭的貨架」,這一點其實是仿效對手全球速賣通的成功方程式。目前,全球速賣通在俄羅斯售賣數百萬款產品,以此吸引網上顧客。

除天貓和全球速賣通等中國大型業者外,俄羅斯本土電子商貿公司的數量也與日俱增,這些商家或多或少都採用交易市集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例子包括與俄羅斯最受歡迎搜索引擎Yandex.ru關係密切的網站Yandex.Market和Beru、獨立經營的Wildberries.ru,以及由電子消費品連鎖店M-Video-Eldorado建立的平台Goods.ru。

Beru於去年10月成立,是Yandex.Market和俄羅斯最大和歷史最長的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的合資企業。該平台積極向海外供應商採購貨品,希望可在眾多只提供本土產品的俄國網站中突圍而出。目前,該平台共提供10萬種產品,供應商約1,000家。不過,由於網上購物平台已開始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Beru若要保持競爭力,便必須大幅擴展產品範圍,同時進一步整合其第三方供應商的物流解決方案,並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更佳的收付款功能。

照片: Goods.ru提供價格比較功能,藉此吸引客源。
Goods.ru提供價格比較功能,藉此吸引客源。

與此同時,Goods.ru的特點是整合價格比較功能,讓瀏覽者可實時找到最佳貨品,且該網站的產品比價範圍不限於其母公司,而是覆蓋廣泛市場。另外,該網站也向顧客保證,即使原來的商戶未能送貨,他們也可安排配送已訂購的貨品。在這些政策推動下,該網站2018年第三季的銷售額超過1億歐元(1.14億美元)。

對香港供應商和分銷商而言,交易市集模式興起既是機遇,也是威脅。這些網站大大方便供應商直接與消費者接觸,讓他們可自行或與俄羅斯第三方合作開設網店。

然而,交易市集普及也可能打亂一些現存的交易安排。隨著網上提供大量價格較低的相同產品,供應商與大型傳統零售商和酒店集團的獨家供應協議將受到影響。事實上,在交易市集平台發展暢旺下,傳統零售商最終必然會考慮以此渠道自行進行採購活動。因此,供應商與俄羅斯交易市集營運商建立聯繫,為這一天做好準備。

 

(2019年1月7日,資料來源:HKT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