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貿戰衝擊 內地上月進出口負增長

中美貿易戰負面影響浮現,中國去年12月進出口負增長遠遜預期,表現約兩年來最差。

在中國經濟及全球需求走軟、搶出口效應消退下,今年中國外貿不樂觀,官方預告增速或放緩。總理李克強昨稱,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分析料逆周期調控將加大發力穩增長。

中國海關總署昨公布,中國進出口25個月來首次同時負增長。以美元計,中國去年12月出口按年下降4.4%,遠遜預期的增長2%,並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進口跌7.6%,差過預期的增長4.5%,表現是2016年7月以來最差。因進口跌幅更大,當月貿易順差擴大至3年新高。

去年對美貿易順差 創紀錄新高

全年計,中國去年進出口總增長12.6%,其中出口增長9.9%,進口增長15.8%。全年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按年收窄16.2%;但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擴大至3,233億美元,創2006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按年增速加快至17.2%。

海關總署發言人李魁文昨稱,去年中國外貿穩定增長,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第四季進出口按年增長回落至8.8%,主要與基數高有關,但仍處於合理區間,強調出現波動是常見的。

展望今年,他表示,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較多,一些國家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或有所放緩,跨國貿易和投資或受拖累,加上基數抬高等客觀因素,今年外貿增速或有所放緩,將推出更多措施擴大進出口。

中原銀行經濟學家王軍表示,上月數據惡化顯示全球和中國經濟放緩,搶出口因素基本消失,今年第一季外貿走勢不容樂觀,或是全年最糟的一季。他認為,不排除中美貿易停戰一段時間後戰火又起,今年對內地出口及經濟的負面影響將不可避免,而影響程度要視乎90天談判的成果。

華泰證券認為,今年出口增速將較去年回落。而進口上月跌幅大過出口,主要是國內總需求乏力,但隨着穩增長措施陸續推出,進口回落會慢過出口,貿易順差延續收窄。

QFII額度倍增 釋開放市場訊號

中美貿易順差擴大,分析認為這主要受人民幣貶值及企業搶出口影響,勢為美國保持對華關稅壓力添理由。但隨着搶出口到尾聲,且貿易談判有進展,料中國加大對美進口,減少貿易順差。

受中國貿易數據疲弱拖累,A股昨日震盪下跌,滬指縮量收跌0.7%,報2535點。另中國外管局昨宣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總額度由1,500億美元增至3,000億美元,以滿足境外投資者擴大對中國的投資需求。分析稱,中方釋出開放金融市場訊號,對美國表達善意。

中國進出口25個月來首次同時負增長,上月分別下降7.6%及4.4%,官方預告今年外貿增速或有所放緩。圖為江蘇連雲港一間製衣出口廠。(法新社圖片)

▲ 中國進出口25個月來首次同時負增長,上月分別下降7.6%及4.4%,官方預告今年外貿增速或有所放緩。圖為江蘇連雲港一間製衣出口廠。(法新社圖片)

 

(2019年1月15日,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