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75%香港機構受金融犯罪影響 如何應對?

56%的香港企業亦有意採納新科技,並有意在來年增加44%的預算。(資料圖片)▲ 56%的香港企業亦有意採納新科技,並有意在來年增加44%的預算。(資料圖片)

全球的金融犯罪,如洗黑錢及賄賂等非法資金流動,一直備受重視。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供應商Refinitiv,發表年度金融犯罪報告,指出72%全球機構在過去12個月內成為金融犯罪的苦主,包括75%香港機構。

Refinitiv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李德慶表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雲端運算的發展,提高企業即時分析數據的能力,揭發以往無法發現的犯罪勾當。同時報告亦有指,全球大部份的受訪者(97%)均認同科技有助預防金融犯罪,而其首選便是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其次是基於雲端的數據和科技。

56%的香港企業亦有意採納新科技,並有意在來年增加44%的預算,緩減金融犯罪的危機。惟有79%的香港機構在善用科技方面遇到困難。

Refinitiv訪問全球24個地區內約3,000名負責合規的管理層人員,其中有62%聲稱,會就金融犯罪進行內部舉報;及有60%受訪者表示,已向相關的外部組織舉報有關罪行。

是次研究由Refinitiv委託獨立第三方,於2019年3月在網上進行,共訪問3,138名在大型世界性機構內,負責合規事務的管理層人員,其分別來自24個地區,包括澳洲、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而Refinitiv對金融犯罪的定義,包括欺詐、洗黑錢、盜竊,賄賂和貪腐,以及網絡犯罪和奴役或販賣人口。

(2019年5月29日,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