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2019年年中香港出口評估:貿易緊張局勢升級 影響增長前景

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加上地緣政治更加不明朗,嚴重削弱香港的出口增長勢頭,令本地企業急須推行業務多元化,並須積極開拓新市場。最新的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顯示,出口商對各主要行業和各大市場都較前悲觀。鑒於貿易混亂情況可能會曠日持久,而主要經濟體的增長也會放緩,本局遂將2019年出口增長預測從原來的5%下調至2%,而且前景存在下行風險。

2019年出現眾多不明朗因素和貿易混亂情況,全球經濟已見放緩,其中發達經濟體的私人消費和商業投資增長均有所減慢。由於大部分主要經濟體需求轉弱、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以及各種外圍因素造成不利影響,2019第一季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放緩至0.6%,為過去39個季度以來最低,較上一季的1.2%和2018年全年的3%遜色得多。

2019年第一季,美國經濟增長反彈至3.1%,不過私人消費和國內投資卻有所放緩,短期內可能抑制進口需求。歐盟方面,2019年第一季經濟增長放緩至1.6%,而且依然受到英國脫歐和其他不明朗因素所影響。日本在2019年第一季的經濟增速為0.8%,在外部需求放緩,以及預定於2019年10月調高消費稅的情況下,預料日本只能保持緩慢增長的態勢。中國內地推行減稅降費措施,加上貨幣政策寛鬆,應有助支撑國內需求,使經濟增長維持在目前的6.4%水平,不過出口和外來投資遇到強大阻力,繼續令人擔憂。相對而言,亞洲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受惠於區域整合加強和國內需求堅穩等因素,增長依然不俗。

2019年出口展望轉弱

圖:香港對外貿易情況

 

預料中美貿易爭端的負面影響將進一步抑制香港的出口表現。2018年香港出口錄得7.3%的顯著增長,原因之一是全球需求強勁,另一原因是有些出口商提前出貨以避開美國加徵關稅。2019年首4個月,香港出口總額比上年同期下降2.5%。就傳統市場而言,香港對美國及日本的出口分別下跌11%及5.5%。然而,香港對歐盟的出口卻增長8.2%,略為抵銷對美國和日本出口的負增長。

亞洲發展中市場方面,香港對中國內地的出口在2019年首4個月減少5.2%。另一方面,對東盟的出口則錄得10.5%的強勁增長,原因之一是區域整合程度加大,以及消費品需求增加。除亞洲發展中市場外,香港對其他新興市場的出口均堅穩增長,對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長27.3%,對中東增長13.1%,對歐洲新興市場增長8.8%。

 

圖:香港出口表現 (按主要市場劃分)

 

就行業而言,2019年首4個月,電子產品出口比上年同期下跌2.6%,佔香港出口總額約67%。服裝方面,出口商繼續面對其他生產基地的競爭,尤以東南亞為然。受此影響,服裝出口進一步減少6%。貴重珠寶出口繼續保持去年的增長勢頭,錄得12.9%的增幅,在各主要行業中居首。鐘錶出口輕微下降1.8%,玩具出口則大跌37.3%。電器出口仍穩定增長4.9%。

 

圖:香港出口表現 (按主要行業劃分)

 

出口表現惡化,原因之一是價格疲軟。2019年第一季香港出口單位價值指數上升2.2%,低於2018年的2.4%。

全球經濟環境惡化

全球經濟活動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放緩,究其原因,是各主要經濟體受到多項因素交集影響。有鑒於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4月將2019年全球增長預測從3.7%下調至3.3%。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在就業增長和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下,預料經濟將以較慢速度增長。至於發展中經濟體,雖然受到貿易衝突和投資流受干擾的影響,但是預料經濟仍可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圖: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的產出增長

 

在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經濟在2018年增長2.9%,增速是2006年以來最高。2019年第一季,美國增長勢頭持續,按年計GDP增長率達3.1%,主要由地方政府支出加大和私人庫存積累所推動。稅制改革和政府增加支出等財政刺激措施對個人消費開支和商業投資的支持正在減弱。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美國聯邦儲備局因應通脹溫和,採取較寬鬆的貨幣政策,放慢加息步伐。

歐盟方面,由於英國脫歐的不明朗因素,加上民粹主義盛行,預料2019年經濟增長較慢。歐盟內部政局緊張,以及與美國的貿易爭端,均導致製造業和出口的表現遜於預期,尤以在汽車業引入新排放標準的國家為然。雖然歐盟同意將英國脫歐的最後期限延長至2019年10月31日,但考慮到英國政府可能出現變動,不易取得國內共識,硬脫歐的可能性仍然很高。在意大利,由五星運動(M5S)和極右翼聯盟黨組成的民粹主義聯合政府準備推出更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然而,歐洲委員會對意大利的財政表現一向持懷疑態度,此舉可能使兩者的關係更趨緊張。

日本仍然維持高度寬鬆的金融環境,作為「安倍經濟學」政策的一環。由於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勞工出現短缺,令政府更加重視勞工市場改革。該國將相繼舉辦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和2020年奧運會,預料建造業投資將會增加,而旅遊收入也會上升。與此同時,《日本—歐盟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可能會提振日本出口。然而,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將使日本出口和投資前景蒙上陰影,而2019年10月上調消費稅也會導致國內需求暫時下降,換言之,該國經濟只能保持緩慢增長。

2019年第一季,中國內地GDP增長達到6.4%,與今年的增長目標範圍6-6.5%一致。然而,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和零售總額等主要指標在4月出現放緩的跡象。2019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四年,估計內地將努力實現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此外,為實施經濟再平衡戰略,私人消費繼續是主要的增長動力。除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以刺激進口外,政府自2019年4月1日起調低製造業、運輸業和建造業的增值稅稅率,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提振企業信心。

在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下,東盟出口和私人投資有所轉弱,但經濟預料仍會保持溫和增長。私人消費強勁,基建投資上升,均會抵銷外部需求放緩的問題。《香港—東盟自由貿易協定》於2019年6月部分生效,將加強香港與該地區的聯繫。中美貿易衝突已推動貿易分流,促使商家把製造設施轉到東盟,導致貨物流和投資流增加。

拉丁美洲地區經濟來年料會輕微增長。儘管巴西利率創歷史新低,但失業率高企、消費疲弱,經濟增長勢頭漸失動力。在《美墨加協定》(USMCA)簽訂後,墨西哥的情況正在轉穩。墨西哥在美墨邊境的城市和各州提高最低工資並且減稅,以促進經濟增長。最低工資上升、失業率持續低企,以及龐大的匯款等均會支持國內消費。然而,日前美國總統威脅,除非墨西哥採取行動減少越境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數量,否則要對所有輸入美國的墨西哥商品徵收5%的懲罰性稅項,此舉令兩國關係轉趨緊張。

歐洲各地持續增長應可令歐洲新興經濟體受惠。由於歐盟資助的項目擴展緩慢,預料中歐和東歐的投資只會溫和增長。然而,在民粹主義日益抬頭下,波蘭和匈牙利爭取歐盟資金會遇到問題。俄羅斯方面,石油出口收入改善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繼續支撐經濟增長,不過美國持續實行制裁可能會影響其增速。

油價波動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使中東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儘管如此,該地區經濟正進行經濟轉型,積極發展非石油行業,不再倚賴石油收入,預料將改善其中期增長前景。阿聯酋方面,基建投資有所增加,而為舉辦2020年迪拜世博會也須興建多項設施,將為經濟增添動力。該國最近推出有利營商的措施,降低營運成本,並對外國投資者實施新的簽證政策,將會改善商業情緒,支持經濟活動。沙特阿拉伯的《2030年願景》提出,推行根本性的經濟和社會改革,為私營部門創造更多機會,對沙特的經濟前景是一大有利因素。

風險與挑戰

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前景更趨不明朗,由此可見,保護主義依然是香港出口的最大威脅。雖然各主要經濟體維持低利率環境,並繼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地緣政治摩擦不斷,會為貿易和投資帶來不明朗因素。

歐盟方面,右翼民粹主義勢力不斷增強,政局發展仍然是一大憂慮。從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到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和意大利反建制的五星運動,民粹主義的面貌多種多樣。最近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結果顯示,親歐盟的多數派更加支離破碎,而疑歐派和極右翼政黨得到不少支持。鑒於經濟放緩和通脹溫和,歐洲中央銀行有意於2019年9月推出一系列新的季度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quarterly targeted longer-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s,簡稱TLTRO-III)。此舉為企業提供可負擔的信貸,但可能無法阻止歐盟經濟進一步放緩。

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升級將進一步抑制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在為期90天的貿易休戰過後,美國與中國未能在第11輪經貿高級別磋商中達成協議。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從10%提高到25%,從2019年6月15日起對運抵美國的貨物實施。為應對美國加徵關稅,中國宣布採取報復措施,自2019年6月1日起對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調高關稅,由10%增至25%。

此外,美國威脅要對另外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基本上涵蓋所有剩餘的中國產品。中美貿易爭端一旦升級,將削弱美國、中國及供應鏈網絡中相關國家及地區的經濟增長。

香港出口前景轉淡

鑒於世界經濟出現周期性放緩以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把2019年香港出口表現的預測從5%下調至2%。這次調低預測已考慮到最新的香港貿發局出口指數調查結果。該項調查顯示,在受訪的出口商中,有一半預計未來幾個月的銷售水平會受到影響。調查發現,55%的出口商擔心中美貿易爭端的負面影響,顯示中美貿易摩擦仍將是香港近期出口表現的主要威脅。

在各主要行業中,電子產品佔香港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二,其增長勢頭在2019年首4個月放緩。在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2019進行的現場調查顯示,該行業的憂慮有所緩和,而貿易商應專注發展可配合智能家居應用的電子產品,以盡量減少負面影響。

服裝出口前景依然暗淡。生產設施不斷分散到南亞及東南亞國家,加上中國內地的營運成本進一步上升,將對香港的服裝出口構成壓力。

香港玩具出口顯然已失去動力,在今年餘下時間內可能繼續呈下降走勢。硬件方面,近期沒有新型電子遊戲主機面市。軟件方面,基於雲端的遊戲系統會削弱電子遊戲的銷路。事實上,香港玩具企業的業務大部分屬離岸貿易,不經香港付運,因此香港出口統計數字未必可全面反映業界實況。

鐘錶出口在今年餘下時間料將保持相對穩定。在海外市場對穿戴式技術需求不斷增加的支撐下,智能手錶將繼續成為香港手錶出口的主要增長引擎。另一方面,具有智能手錶一些基本功能並保留傳統手錶設計的混合型手錶漸漸冒起,將令市場對工藝精湛、設計出色的手錶大有需求。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對香港的珠寶出口構成壓力。在香港國際珠寶展2019和香港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2019舉行期間進行的現場調查顯示,由於原材料價格波動及營運成本增加,貿易商對今後一年的市場前景普遍較為審慎。展望未來,K金仍是最受歡迎的貴重金屬,當中白金的受歡迎程度將回升,玫瑰金則緊隨其後。

(2019年6月10日,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