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美加稅前趕出貨 中國上月出口增8% 進口挫2.5%遜預期 反映內需差

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5月份進出口統計,在美國宣布6月加徵關稅導致商家趕出口之下,中國5月出口以人民幣計按年增7.7%,勝預期;進口則在多種大宗商品進口下滑之下按年跌2.5%(圖1),遜市場預期,貿易順差亦因此較上月大幅擴大至416.5億美元。分析認為,預計6月仍會出現趕出口效應,但隨着新稅率於月中正式生效,出口將會進一步下降。

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中國5月出口按年上升7.7%,比市場預期的4.7%和4月的3.1%為佳,另一方面進口按年下跌2.5%,市場原預期為增長5.8%,上月則增10.3%;在出口勝預期而進口遠遜預期之下,5月貿易順差為416.5億美元,比4月的138.4億美元顯著擴大,而累計首5個月,貿易順差為1304.7億美元,按年擴大38.3%。

首5月順差1305億美元 按年擴38%

對美貿易方面,在兩國貿易摩擦持續的影響下,以美元計,首5個月中美貿易總值按年下跌14.5%,佔全國貿易總額比例11.7%,較去年同期減少1.8個百分點;由於從美進口跌幅大於對美出口跌幅,令對美貿易順差擴大至1105.5億美元,按年增加5.4%。

可要注意的是,5月初中美關係轉趨惡化,美國宣布對2000億美元貨值的中國貨品關稅從10%上調至25%,6月1日起正式執行,但5月份中國對美出口按年增2.2%,按月更增逾20%。高盛報告指出,之所以5月對美出口反而比4月好,與企業趕在新稅率生效前出口有關,因為美國是按貨物抵達當地港口的日期來決定是否加徵關稅。

對美順差1106億美元 按年升5%

趕出口情况在去年亦曾發生,去年6月美國首輪對中國貨品徵關稅,至11月兩國關係開始見緩和,這段期間在企業趕出口避關稅之下,對美出口都有雙位數的按年增幅(圖2),但其後增幅已見急速回落。另一方面,美國最近宣布新稅率延至6月15日才執行,加上新一輪3000億美元中國貨的關稅會否執行,將視乎本月底G20會議情况,因此高盛認為,趕出口效應仍會反映在6月的出口數據上,但當效應消失,疊加全球經濟疲軟,中國外貿將轉弱,更需要放寬政策去刺激內需,以支撐增長。

高盛:外貿將轉弱 需寬鬆政策刺激內需

事實上,進口差於預期,一來與減少美國進口大豆有關,但成品油、天然氣、銅材等大宗商品按年均明顯減少;加上5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生產指數回落,顯示內需偏弱未改,貿易前景又不確定,企業進口與生產都較為謹慎。

(2019年6月11日,資料來源:明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