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閃生輝、色彩明艷動人的寶石,有誰不愛?
縱然寶石有一定的產量,但當中能達到寶石級顏色及質素的,只佔一小部份。因此為迎合市場需要,業內專家會用各種方法去改善它們的外觀,而 「加熱」(或稱「燒」), 就是其中一個常見的方法。
大部份寶石 (鑽石與橄欖石除外) 都在地殼層形成,都曾在地殼深處經歷高溫高壓的加熱,最終才成為寶石;所以模擬這些條件對寶石進行加熱,可使寶石的顏色、透明度及凈度等特徵得到長期穩定的改善。不過,「燒」這個動作並不是對每一顆寶石原石都有效 (特別是那些原本品質已經很差的寶石),而且加熱有可能導致寶石破損,或使其外觀變得更差,因此加熱不會使優質寶石數量大增,也不會對寶石的稀有性構成影響。






對很多寶石而言,「加熱」是很普遍的程序,國際寶石界亦接受和認可寶石的加熱優化,但同時亦主張在交易時必須把資料透露給買家知道,因為「有燒」和「無燒」寶石的價格會有所不同。買家如有疑問,應把寶石送到國際認可的鑑定機構進行鑑定,專業鑑定證書會明確標出寶石是否經過加熱,如GRS證書Comment一欄、Gübelin證書Condition一欄及 GIA證書Treatment一欄都會註明寶石是否曾經加熱。



(所有圖片均轉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