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裕資金是中小企營運的命脈,備有現金流動可令公司持續營運,不致陷在經濟困境。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香港中小企約有 10% 有信貸需求,約 3 萬間,當中有少於 5%、即約 7,000 間公司未有申請任何借貸。原因可能是尋找到投資者,或是合資,或是參加一些創業比賽獲得獎金等;另亦不排除這些公司對企業借貸運作不太熟悉,姑勿論如何,獲取資金是繼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中小企取得資金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貸,二是申請政府資助,三是申請不同私人機構推出的投資基金或天使基金。若各位正苦惱如何獲取創業資金,便先要了解公司性質及各樣的資助計劃。
Type 01︰一般公司
年輕創業基金︰
為 18 至 35 歲而設的創業資助計劃,申請人可獲最高港幣 15 萬元免息貸款作為創業啟動金,並獲創業家、工商機構的高級行政人員、顧問及專業人士擔任創業導師,另有業務支援及工業、貿易、財務及法律等資訊,作為基本商業營運資料。
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
適合大部分公司申請,但前提申請項目已獲或將獲政府其他計劃資助,則不會獲考慮。任何有助提升香港中小企整體或個別行業競爭力的建議皆可申請,如:研討會、工作坊、會議、展覽、調查研究、獎勵計劃、最佳營運守則、資料庫、服務中心、支援設施和科技示範等。每項獲批項目最高可獲資助 500 萬元或該項目獲批經費 90%(以較低者為準),必須於 3 年內完成。
專利申請資助計劃︰
由創新科技署籌辦、生產力促進局執行,適用於具備科技元素及能作工業應用的功能性專利品和發明,每項獲批申請的最高資助額可達港幣 25 萬元或專利申請直接費用(包括專利檢索和技術評審費用)及由生產力局收取的行政費用(約相等於專利申請直接費用的 20%)總額的 90%,以金額較低者為準。
要留意這個計劃資助金額需用於支付生產力促進局收取的行政費用,所以在最高為港幣 25 萬元資助金額中,扣除支付專利檢索和技術評審及有關申請專利的費用後,最終可獲最高港幣 20 萬元。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
社企興起,以創新的方案解決貧窮和社會孤立問題。一般而言,每個 「原型」 項目獲資助金額約港幣 10 萬元(資助年期不多於 1 年),而 「初創」 和 「擴大規模」 項目的資助金額不多於 100 萬元(資助年期不多於 3 年)。
設計創業培育計劃︰
適合產品、時裝、珠寶、包裝、室內、品牌創立、視覺及空間藝術、媒體及傳播等設計類,申請公司須已於香港註冊並成立不多於 3 年,其主要股東必須為香港永久居民及全職設計師、並有最少有 2 名全職員工(股東),最高營運資助額可達 26 萬元,以及首年免租辦公室、各種營運資助、商務設施等。
Type 02︰科創公司
企業支援計劃︰
計劃主要幫助科技初創,及鼓勵私營機構增加科研投資。獲批資助項目的最高資助額為港幣 1,000 萬元,項目一般應為期不超過 2 年,獲撥款公司將擁有項目產生的所有知識產權。
創科生活基金︰
申請項目須為創新應用科技,形式不限,如︰流動應用程式、產品、裝置、設備、工具、服務、軟件等,但必須於 12 個月內推出,並於推出後最少連續營運 2 年,一次性項目除外。每個獲批項目的資助上限是總開支的 90% 或港幣 500 萬元 (以較低款額為準)。
科技創業培育計劃︰
適用於資訊及電訊科技、電子、密料與精密工程及綠色科技的 3 年支援計劃,會為培育公司準備辦公室,以及科技支援、實驗室服務、資金津貼等服務。資助金額最高達港幣 18 萬元,申請公司須接受每 3 至 6 個月的定期進度評估;另亦設生物科技創業培育計劃。
網動科技創業培育計劃︰
適用於互聯網的應用程式、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個人電腦、互聯網、智能手機、及電子遊戲,協助從事開發互聯網及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的創科公司,資助金額最高達港幣 6 萬港元,申請公司須接受每 3 至 6 個月的定期進度評估。
數碼港培育計劃︰
適用於數碼科技行業和發掘具潛質的數碼科技項目及商業點子,於 24 個月培育期內,最高資助額可達港幣 33 萬元,包括港幣 5 萬元起動資金及港幣 28 萬元開支報銷,並可享有數碼港內的設施、技術支援、專業諮詢服務、實習畢業生薪金津貼、培訓支援、業務發展、市場推廣和免費 .hk 域名。
Photo:環球資源展
(2019年7月2日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