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中國珠寶首飾市場概況

一、市場狀況

近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對珠寶需求相對減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零售額為3,19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4%。不少投資者將目光由黃金首飾轉向金條投資。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達1,151噸,同比增長5.73%,連續6年成為世界第一黃金消費國。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珠寶首飾可以分為金屬類首飾、珠寶玉石類首飾和其他類首飾。

  • 金屬類:以各種金屬材料製成的首飾,其中又分為:
      • 貴金屬首飾:
        以貴金屬,即黃金、鉑金和銀等製成的首飾。常見的有鉑金首飾、黃金首飾、白銀首飾和合金(K金)首飾。
      • 普通金屬首飾:
        以普通金屬材料製成的首飾,與貴金屬首飾相比,價廉物美。常見的有銅首飾、鋁首飾等。
      • 仿貴金屬首飾:
        指利用與貴金屬外觀非常相似的材料製成的首飾。這類首飾實際上不含貴金屬成份,但由於具有顏色穩定、價格低廉、裝飾性強等優點,受到廣大消費者喜愛。
      • 薄層類首飾:
        指將貴金屬材料通過一定的方法,牢固地附在其他材料表面上而製成的一類首飾,包括鍍金、包金、鍛壓金首飾。
  • 珠寶玉石類:
    將珠寶玉石通過磨製、雕塑、鑲嵌和黏串等工藝而成的裝飾品。這類首飾由於美觀、大方等特點而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常見的有鑽石、紅寶石、藍寶石、水晶、翡翠、珍珠、琥珀、黃玉等。
  • 其他首飾:
    利用除金屬和珠寶玉石以外的材料製成的首飾。包括陶瓷、木料、線類、皮類、象牙等。

鉑金首飾:
中國內地是鉑金首飾的最大消費市場之一。國際鉑金協會研究顯示,鉑金首飾佔中國鉑金需求約70%,內地每年售出大概1,200萬件,而內地在2018年的鉑金首飾零售額同比下跌了約7%,相信部分原因是消費者更熱衷於購買黃金。與日本、美國和歐洲國家不同,中國約80%的鉑金首飾由非品牌產品主導。

黃金首飾:
據報導,黃金首飾在中國珠寶首飾市場上最受歡迎,佔內地珠寶行業收入58%。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黃金首飾消費量達736噸。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更加注重工藝、設計,企業可以推出更好品質、更有創意的產品。

鑽石首飾:
戴比爾斯的鑽石行業洞察報告指出,現時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鑽石消費市場,鑽石首飾需求約值10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當中內地鑽石首飾消費者約80%為80、90後。因此,鑽石首飾在內地比較受年輕一代喜愛,同時中國的銷售市場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奢華珠寶:
據Euromonitor資料顯示,2018年奢華珠寶的零售額達19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5.4%,佔整體首飾零售額的2.7%。由於越來越多女性出外工作,他們收入增加,帶動對奢華珠寶的需求。相比女性,男性則傾向購買奢華珠寶以顯示他們的身份地位。

訂製珠寶:
有調查資料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一、二線城市80、90後選擇婚戒方面,有近75%的人選擇個性化訂製鑽戒。由於珠寶企業的傳統成品銷售模式難以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專屬化、個性化需求,近年來,訂製珠寶引起了行業內外的關注,一些企業紛紛開展了此項服務,讓消費者參與產品的設計,甚至部分的工藝環節。

婚慶市場:
婚慶是中國珠寶主要銷售市場,佔內地珠寶消費總額約五成。2017年,內地結婚人口達1,063萬對,結婚人口在近年持續保持每年1,000萬對以上。珠寶首飾類商品作為中國傳統結婚習俗中的必備品,將受益於結婚人口的增加。

節慶市場:
內地首飾市場銷售對節慶敏感度較高。人們於生日、節日尤其農曆新年、情人節等皆有購買首飾送禮習慣,不少商場亦會配合節日推出促銷活動。

男性市場:
除了傳統的戒指飾品外,男性市場包括領帶夾、袖扣、皮帶扣等。中國珠寶市場信心及趨勢報告指出,內地男性珠寶消費顧客逐漸增加,他們購買珠寶的主要目的是自己佩戴、投資和收藏。與不斷增長的需求相比,內地男性珠寶首飾市場發展緩慢。針對這種情況,企業可以從產品設計、產品文化內涵、產品終端行銷方式和廣告宣傳方面進行挖掘和創新,以開拓市場。

兒童市場:
從中國傳統習俗看,自古就有給小孩佩戴長命鎖、手鐲、項圈的風俗以表達長輩對後代健康、平安成長的期盼。兼具佩戴與保值功能的金首飾是不少精於理財家長的首選。隨著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兒童市場需求有望增加。但是,相比於成年人首飾層出不窮的新品推出,兒童飾品的種類、樣式都比較少,相關推廣活動的力度也不如成年人首飾。

銀髮市場: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關注的則是一種兼顧保值功能和情感內涵的時尚。業內人士稱,老年人如今對首飾的消費範圍已不再局限於過去的「黃金老四樣」,即金戒指、金手鐲、金耳環、金項鏈。紅寶石、藍寶石和翡翠飾品開始獲得老年人青睞。

2018年,內地主要珠寶首飾進口摘要如下:1.PNG

二、競爭形勢

內地珠寶首飾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山東省、上海市、福建省、浙江省。廣東省居全國珠寶首飾生產量首位,其中又以深圳和番禺為主要加工基地。根據內地的產業研究,相城、番禺、羅湖、諸暨等 20 個珠寶產業重點地區堪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其中深圳珠寶產業的產銷額佔中國珠寶首飾產業產銷總額大約 70% 。

儘管中國工藝技術能夠完成國際頂級品牌的訂單,但目前內地珠寶首飾行業品牌欠缺、設計水平遜色於海外品牌。海外企業以悠久的品牌歷史和較精湛的設計工藝佔據了內地高端首飾市場。中國品牌的定位多數集中在中高端,以中產階級為主要目標消費群體。

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吸引了眾多國際珠寶巨頭搶灘。全球最大的鑽石經銷商戴比爾斯、法國著名珠寶鐘錶巨頭卡地亞、大溪地珍珠國際宣傳協會以及香港知名珠寶首飾品牌周大福、謝瑞麟等珠寶巨頭,紛紛先後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隨著海外品牌陸續登陸中國市場,內地品牌與海外品牌競爭日益激烈。目前內地珠寶首飾市場主要品牌包括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老鳳祥、老廟、明牌首飾、周大生等。

珠寶品牌發展迅速,並加強對二、三線城市的搶攻。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珠寶品牌將借助加盟商的力量發展二、三、四線城市,一些加盟商在當地具有優勢資源,能夠迅速打通銷售管道。

三、銷售管道

內地的珠寶零售及批發管道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珠寶專櫃、專賣店及體驗店。內地消費者主要於周末或公眾假期逛珠寶首飾店,多在百貨公司購買珠寶首飾,然而在街上獨立及連鎖首飾專賣店購買珠寶首飾的比例有所上升。

近幾年中國珠寶電子商務品牌有長足發展,鑽石小鳥憑藉所創造的「網站+體驗店」模式,在內地發展日益壯大。周大福、周生生也擁有自己的B2C網站平台,珠寶企業以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運作是大勢所趨。雖然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火熱,但據估計,目前珠寶電商的銷售額只佔行業整體約5%,說明市場格局仍然是以傳統珠寶品牌店為主。

內地舉行的展覽會已經成為企業窺探中國及海外珠寶首飾最新訊息,以及接觸有關經銷商的最佳場所。2019年下半年內地舉行的部分珠寶首飾展覽會如下:2.PNG

2019年中國珠寶首飾類進口稅率如下:3.PNG

在中國內地銷售的珠寶首飾須徵收5%至10%的消費稅。

上海鑽石交易所是中國一般貿易鑽石進出口以及加工貿易中轉內銷的進出口毛坯鑽石交易的唯一合法通道。其進出口及海關監管政策、稅收政策、外匯管理政策詳情請瀏覽上海鑽石交易所網頁。

上海黃金交易所於 2002年10月30日正式運營,標誌中國內地黃金市場開始全面走向市場化。其業務規則、有關的法律法規詳情請瀏覽上海黃金交易所網頁。

從2003年5月起,內地已經取消了經營金銀製品許可證制度,珠寶首飾的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已發展為全面的市場管理。只要以自然人的身份就可以註冊經營生產加工批發珠寶首飾行業。

從2004年12月1日起,廣東省開始在廣州地區試行金飾品零售行業「價費分離」改革,並於2006年9月1日起,在全省範圍內全面鋪開。按照《廣東省金銀珠寶行業金飾品零售價價費分離暫行辦法》的規定,廣東市場黃金飾品全面採用「金飾材料價+加工費」方式標價,改變以往「以克計價」的定價方式。目前上海、成都等地亦有實行「價費分離」。另一邊廂,福建省寶玉石協會通過《福建省黃金首飾價格行為公約》,於2015年5月1日起改變「價費分離」,重歸「價費合一」模式。

《GB 11887-201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於2013年5月1日起實施,取代《GB 11887-2008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標準刪除了有害元素的具體規定以及有害元素測定的相關內容,同時補充了近年發布的相關標準。

《GB/T 18781-2008珍珠分級》於2009年5月1日起實施,取代《GB/T 18781-2002養殖珍珠分級》。標準對養殖珍珠質量因素及級別評定進行了文字描述。其中對淡水養殖珍珠從顏色、大小、形狀、光澤、光潔度、珠層厚度(有核珍珠)6個方面都作了要求。

由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組織制訂的《GB/T 23885-2009翡翠分級》國家標準於2010年3月1日開始實施。《翡翠分級》國家標準界定了翡翠的定義、翡翠的分類,規定了天然未鑲嵌及鑲嵌磨製拋光翡翠的分級規則。於2013年10月1日實施的《GB/T 29155-2012透明翡翠(無色)分級》則適用於透明無色翡翠。

《飾品標識》(QB/T 4182-2011)於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適用於國內銷售的珠寶玉石、貴金屬首飾及其組成的鑲嵌首飾、珠寶玉石、貴金屬擺件。標準規定了飾品標識的基本原則、標註內容及要求。

《GB 11887-2012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第1號修改單,自2016年5月4日起實施。更改內容有: 第4章純度範圍和附錄表B.1的金器表示方法﹕以「足(金、銆金、白金、鈀金、銀)」取代「千足(金、銆金、白金、鈀金、銀) 」;第7章命名規則﹕第一項貴金屬首飾命名內容增加了「命名名稱的前、後不得再有其他內容」,以及新增一項「貴金屬材料及純度的命名依據表1的規定」。

國家級彩色寶石分級標準《紅寶石分級》(GB/T 32863-2016)和《藍寶石分級》(GB/T 32862-2016)於2017年3月1日起同時實施。標準規定了天然的未經優化處理或經熱處理的未鑲嵌刻面磨製拋光紅寶石、藍寶石的分級規則,主要針對兩者的顏色、淨度、質量、火彩等方面的品質進行分級。

《石英質玉分類與定名》(GB/T 34098-2017)國家標準於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將石英質玉分為3大類、7個品種,明確了石英質玉基本名稱和商貿名稱等術語的定義。

2018年5月1日起,有5項珠寶玉石國家標準同時實施,標準分別是:《GB/T 16552-2017珠寶玉石 名稱》、《GB/T 16553-2017珠寶玉石鑒定》、《GB/T 16554-2017鑽石分級》3項國家標準分別取代2010版相關標準;《GB/T 34543-2017黃色鑽石分級》國家標準是彩色鑽石品類中的首個分級標準,對黃色鑽石的範圍、術語、定義、分級等層面進行了詳盡規定;《GB/T 34545-2017祖母綠分級》國家標準是新一項彩色寶石分級標準,主要以顏色、淨度、質量、切工和火彩作鑑定標準。

(2019年7月8日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