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中國進一步便利通關優化營商環境

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的跨境貿易得分已從69.91提高到82.59,排名躍升32位,成為營商環境改善最為顯著的經濟體。在這背景下,海關總署表示,國務院決定部署下一階段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而相關部門已在6月27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的通知》,從4個方向合共提出10條具體措施提升通關便利,包括:

  1. 進一步簡化單證
  • 2019年9月底前進出口通關環節不再要求企業提供新食品原料監管證件和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監管證件,改由在通關環節由系統進行自動比對及作出提示。
  • 2019年底前將5項證件納入網上申報、網上辦理範圍,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包括:《進口藥品通關單》、《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口准許證》、《銀行調運人民幣現鈔進出境證明文件》、《合法捕撈產品通關證明》及《古生物化石出境批件》。
  1. 進一步提高通關流程效率
  • 啟動進口概要申報、完整申報的「兩步申報」通關模式試點。
  • 進一步擴大關稅保證保險試點的保險公司範圍。
  • 制訂並公開口岸經營服務企業場內轉運、吊箱移位、掏箱和貨方提箱等作業時限標準。
  • 開通中越中哈共兩個新的「綠色通道」,並協商推動中俄兩個口岸盡快開通「綠色通道」。
  1. 進一步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
  • 繼續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快與民航、港口、鐵路等行業機構合作對接。
  • 促進口岸無紙化,2019年底前沿海口岸將實現企業在互聯網上辦理集裝箱設備交接、提箱作業計劃申報、費用結算等手續。
  1. 進一步降低口岸收費
  • 2019年9月底前,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對主要國際班輪運輸公司、國際貨代公司進行引導督促,落實降費措施。
  • 2019年9月底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開展進出口環節收費專項督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收費行為,對涉嫌壟斷的口岸經營服務單位和企業進行調查。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2019年7月16日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