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廣東推22條措施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為增強廣東省/大灣區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效解決廣東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慢」及「融資貴」問題,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及廣東證監局7月17日聯合發布《廣東省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粵金監 [2019] 58號)。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表示,中小企業數量大,並依從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所以政策制訂需要避免大水漫灌,要進行精準施策,保證資金流到真正需要、且值得支持的企業。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建立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將數據、科技、供需雙方,貼息、風險補償,以及監管、效果評價等與中小企業融資相關的要素、流程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智能化的融資支持平台,連接銀行企業融資對接、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知識產權融資、直接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智能諮詢等功能,構建一套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全流程體系,一方面避免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同時解決因資訊不對稱而造成中小企融資難的問題;又依靠金融科技提升效率,以解決融資慢問題;金融機構可通過這個平台提升貸款的安全性,又能提高運營效率,再配以一些政策性的低成本資金和風險分擔、補償,希望有效舒緩融資貴問題。

《若干政策措施》包含6部分、22條具體措施。第一部分是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破解中小企業資訊不對稱難題。依託廣東「數字政府」的數據資源,運用領先的金融科技手段建立中小企業融資平台,實現信息採集、信用評價、信息共享、線上融資對接、風險補償等一體化線上智能融資服務。

第二部分著眼於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通過減輕間接融資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疏通中小企業融資堵點。制訂了3條導向性措施,分別是: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先進製造業中小企業;鼓勵貿易融資支持出口外貿型中小企業;推動知識產權融資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

第三部分是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4條具體措施包括:大力降低改制上市成本;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鼓勵股權投資和併購重組;及加大債券融資比重。

第四部分是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包括4條具體措施:探索組建為中小企業和「三農」服務的省級銀行;完善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立政策性小額再貸款體系;及優化地方金融組織發展環境。

第五部分是綜合運用低成本資金和各類政策工具,實質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包括4條具體措施:用好貨幣信貸支持政策;發揮好政策性銀行作用;推動大型銀行起到引領帶頭作用;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跨境金融的機遇,積極引入更多境外低成本資金。

第六部分是運用金融科技提高融資效率,解決融資慢問題。旨在從融資的流程、手段、制度等方面著力提高融資服務效率,包括3條具體措施;強化線上服務功能,提升辦理效率;建立智能服務終端和評價體系;及提高不良資產處置效率。

資料來源: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2019年7月18日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