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輻射
輻射處理法是透過輻射改變或破壞寶石的晶體結構,從而改善寶石的顏色,但其穩定性差,在日光下或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會很容易褪色;經輻射處理的寶石有機會帶有放射性的殘餘物,要視乎寶石接受輻射的時間長度而定,因此需要格外留意。常見經輻射處理的寶石有有色鑽石、藍色托帕石、深灰色珍珠等。
5.塗層
塗層是指在寶石的背部、部分或全部的刻面上塗上彩色層以改善或者改變寶石的顏色。任何種類的塗層都不能長期粘附在寶石上,而且很容易被刻劃或剝落。塗層千變萬化,可以是塗覆在半透明歐泊背後的黑色顏料 (變成黑色歐泊)、可以是塗在淺色托帕石上的任何顏色的金屬化合物薄膜等等。
6.擴散
擴散處理有兩種,一種是表面擴散,另一種是晶格擴散。常見用於剛玉上。
表面擴散是把已塗上含有致色元素化學原料的無色或非常淺色的剛玉,置於高溫加熱,讓色素慢慢滲入剛玉表層,從而令剛剛玉變成紅寶石(需使用「鉻」致色原素)或藍寶石(需使用「鐵及鈦」致色原素)。經擴散處理的顏色只浸入寶石淺層大約少於1毫米的深度,因此經此處理後不能再進行抛光或切磨,否則會去除寶石部分或全部的擴散顏色。

晶格擴散是用「鈹」化合物對無色或非常淺色的藍寶石進行處理,從而獲得與產量十分稀少的帕帕拉恰剛玉相近的橙色至粉紅色色調;這種方法亦可以用來加強藍寶石的藍色。
7. 激光
鑽石是唯一能夠採用激光進行處理的寶石,因為只有鑽石才可承受激光散發的熱能。用激光光束從鑽石表面鑽出直徑小於0.02毫米的通道,直達深色內含物,然後用化學品漂白/溶解內含物,以改變鑽石外觀。
8.高溫高壓
模擬鑽石的生長環境,在高壓下將鑽石以高溫加熱,可移除或改變其顏色。經高溫高壓處理後的顏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及持久性,要到認可鑑定機構做檢測才能作出確認鑑別。

(所有圖片均轉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