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產力局首設基金推廣日 助中小企了解逾40款基金

畢堅文以開設士多或茶餐廳的老闆,都可申請「科技券」升級轉型為例,解釋各行各業的中小企,也可藉今次活動,進一步認識及了解其他政府基金,再研究申請哪一類型的基金。(資料圖片)
▲ 畢堅文以開設士多或茶餐廳的老闆,都可申請「科技券」升級轉型為例,解釋各行各業的中小企,也可藉今次活動,進一步認識及了解其他政府基金,再研究申請哪一類型的基金。(資料圖片)

為應對貿易戰及近期社會事件,政府早前公布加強幫助中小企解困的措施,包括簡化基金申請手續和「四合一」服務平台。生產力促進局配合最新計劃,首設「中小企資助基金推廣日」介紹逾40個有助支援中小企的基金。

該局總裁畢堅文接受訪問時透露,會藉研討會等方式推廣BUD專項基金,透過該局申請BUD專項基金的成功率達8成。他期望能將以上推廣方式,擴大至助中小企申領其他政府基金,引導中小企「一擊即中」。

「四合一」服務平台將在下月1日實行,惟畢堅文認為大部份想申請政府基金的中小企,未必會直接到各部門查詢,故服務平台推出後,亦可以網上形式營運,即屆時或引入以Chatbot與中小企溝通。而為了幫助中小企認識及了解其他政府基金,該局將於9月16及17日舉辦推廣日,並邀請17個法定及科研機構,現場直接向中小紹介紹不同的政府基金。倘中小企日後有任何疑問,亦可藉推廣日取得相關機構的聯絡方法,方便未來與合適的機構聯繫。該活動截至9月10日,共錄得逾2,000個登記。

雖然有中小企認為基金的申請手續頗繁瑣,但畢堅文直言,BUD專項基金該局積極介紹和推廣下,最近季度的申請錄得雙位數的增幅。他更以開設士多或茶餐廳的老闆,都可申請「科技券」升級轉型為例,解釋各行各業的中小企,也可藉今次活動,進一步認識及了解其他政府基金,再研究申請哪一類型的基金,幫助渡過難關。

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直言,現屆政府不希望任由中小企「自生自滅」,故已致力簡化申請手續,但他認為基金需要用得其所,故部份申請程序在制度上是「合情合理」。不過他強調部份手續可簡化,如之前部份先撥款後使用的基金為分辨撥款所花項目,需要中小企另外「開戶口」方可申請。實際上,透過審計亦可分辨款項的用途,故可簡化的手續亦必然能「拆牆鬆綁」。

中美貿易談判延至10月,林認為大部份香港廠商曾面對順逆的環境且都「不言敗」,故「希望在明天」。他更形容中美貿易戰屬「有危有機」,可逼使企業開拓更多海外市場。就算中美貿戰得到解決,香港或內地的企業亦會繼續「分散投資」,不會「行番轉頭」。

生產力促進局配合最新計劃,首設「中小企資助基金推廣日」介紹逾40個有助支援中小企的基金。(曾有為攝)
▲ 生產力促進局配合最新計劃,首設「中小企資助基金推廣日」介紹逾40個有助支援中小企的基金。(曾有為攝)

(2019年9月11日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