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本港整體出口貨值迎來首個升幅。政府統計處公布,2019年12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為3,513億元,按年上升3.3%,升幅高於市場預期的升2.7%。 同時,2019年12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3,838億元,按年下跌1.9%。而有形貿易逆差325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5%。
與前年同月比較,12月份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0.2%。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中國內地(內地)(升15.7%)、台灣(升7.8%)、馬來西亞(升7.0%)和印度(升6.8%)。另一方面,輸往泰國(跌18.2%)、韓國(跌16.5%)、日本(跌13.9%)和新加坡(跌13.3%)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美國(跌22.5%)、德國(跌12.1%)和英國(跌2.0%)。
至於主要貨品類別出口,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235億元,升19.4%)和「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增39億元,升64.1%)。然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減94億元,跌13.3%)和「衣物及衣物配件」(減15億元,跌16.6%)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政府發言人表示,今次商品出口貨值回復增長,按年溫和上升3.3%,主要原因是輸往內地的出口因比較基數低而有明顯升幅。輸往主要先進經濟體的出口維持疲弱,輸往其他亞洲主要市場的出口則表現參差。
他稱,在2019年全年合計,商品出口貨值下跌4.1%,是2009年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下跌6.5%。而2019年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268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9.7%。展望未來,短期內香港的出口表現仍然面對高度的不確定性。尤須注意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或會影響一些亞洲經濟體的表現,以及干擾香港的經濟活動。
(2020年1月30日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