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培育鑽石出口額異軍突起 流資危機依舊難解

1新冠疫情摧毀了中國鑽石珠寶市場在農曆新年和情人節期間的銷售,目前疫情已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市場情緒可謂人心惶惶。在此背景之下,鑽石原石的供大於求也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後果,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原石庫存確實已經超過了行業中游承受的極限,給業內帶來了很大的困憂。二月份,成品鑽的國際批發價不可避免地迎來下調:1克拉降5%,2克拉降3.7%,3克拉降2.5%,只有0.30克拉的價格漲了1.6%。
2
作為印度乃至世界最大的鑽石切磨加工基地,蘇拉特生產了全球90%以上的成品鑽石。雖然新冠疫情對蘇拉特的天然鑽石加工行業造成了重大打擊,但培育鑽石出口額的異軍突起卻成了意外之喜。 根據 GJEPC(印度寶石及珠寶出口促進會)的資料顯示,今年二月份培育鑽石(成品鑽)出口額為26.5億盧比(10.6盧比=1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 16.6億盧比上升60%。綜合本財年的前十一個月(2019.04~2020.02),印度培育鑽石(成品鑽)出口總額已達280億盧比,比上一財年同期的137億盧比上升102%。 至於天然鑽石,今年二月份的出口額為980億盧比,比去年同期的1660億盧比下降41%。綜合本財年的前十一個月,出口總額為1.24萬億盧比,比上一財年同期的1.53萬億盧比下降19%。
3
由於全球鑽石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供大於求的情況,作為行業中游的印度切磨工廠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客戶開始延遲付款和退回一些無法銷售的產品。作為全球最大的鑽石切磨中心,蘇拉特面臨著更大的流資危機。業內估測,僅僅在二月份,延遲付款總額已經達到了500億盧比 (10.54盧比=1人民幣)。

事實上,作為上游公司的戴比爾斯(De Beers)和阿羅莎(Alrosa)近期都紛紛調整了自己的銷售策略,但效果有限,眾多的印度工廠依舊面臨著巨大的流資壓力。緩解供大於求的局面,以及擴大鑽石的市場需求,才是解決行業窘境的關鍵。

( 2020年4月6日 資料來源:微信公眾號 –中國超硬材料網 磨料磨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