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價格珍珠拍賣品
2018年11月14日,在蘇富比(Sotheby)「波旁‧帕爾瑪家族皇室珠寶」(Royal Jewels from the Bourbon-Parma Family)拍賣會中,一條屬於路易十六之妻,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的水滴狀天然珍珠鑽石吊墜,以3600萬美元成交,比原本估價高逾18倍,刷新全球珍珠首飾拍賣紀錄!
吊墜主體是一顆略呈巴洛克式的水滴狀天然珍珠,並鑲有一顆橢圓形鑽石及鑽石蝴蝶結圖案。然而其之所以不可替代,不只是寶石珍珠價格本身,而是與法國大革命千絲萬縷的關係。橫跨從路易十六當政到奧匈帝國沒落的歐洲歷史,鑽石和珍珠首飾象徵着法國皇室在法國革命前的冷漠和富裕。在革命的戰火中,法國皇后逃脫不了與路易十六一起被處死的命運,君主帝制也走向終結;而這批珠寶卻成功偷運出來,後人珍藏200年;歷經時代鉅變,今天重新面世,全球的藏家均為之著迷。

體積最大天然珍珠
2006年在菲律賓巴拉望島(Palawan Island)海岸.一名漁夫撈到一枚重達34公斤的「普林塞薩之珠」(Pearl of Puerto Princesa),相信是現時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珍珠。這顆寬30公分、長67公分的珍珠,是當年暴風雨來襲時,漁夫下海解開被卡住的船錨時發現。當時他並不知道自己發現了天價的珍珠,把孕育該珠的巨硨磲蛤當成幸運符收藏了十年有多。後來這顆珍珠轉交給普林塞薩港旅遊局,再交給了市長,最後放在普林塞薩的新綠市政廳(New Green City Hall)的中庭,當做觀光宣傳的標誌物。如今這顆珍珠價值估計高達1億美元,很有可能打破世界紀錄。

此前,全世界最大珍珠是1930年代同樣在巴拉望海域發現的「老子之珠」(Pearl of Lao Tzu),又名「真主之珠」(Pearl of Allah),重量6.35公斤。和普林塞薩之珠34公斤(170,000克拉)的重量比起來,這是小巫見大巫。
最古老天然珍珠
2017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沿海的馬拉瓦島(Marawah Island),發現了一顆8000年前誕生的珍珠,是目前為止發現到的世界最古老珍珠。這顆稀世珍寶將已於阿布達比羅浮宮(Louvre Abu Dhabi)的「萬年奢華展」(10,000 years of Luxury)首度展出。珍珠直徑不到三分之一公分,呈現出淡粉紅色的色澤,雖然色澤及大小上稱不上完美稀有,但其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年份。

利用碳分析它的年代,考古學家最終判斷它是公元前5800年至5600年的珍珠,證明珍珠貿易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考古專家認為,珍珠是新石器時代的珍貴物品,當地人用珍珠與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即古代伊拉克)人進行交易,以換取陶瓷和其它商品。另外,珍珠還可能被當作珠寶佩戴,,顯然已成為這個文化的經濟支柱。
最稀有珍珠類別
因為天然海珠牽涉危險潛水作業及遭到過度採集,現時大部分珍珠是人工培植的;然而,部分珍珠無法通過人工培植生產,因此成為最稀有而矜貴的珍珠。其中享負盛名的就是海螺珍珠,又名孔克珠(Conch Pearl)。它並不是在蚌體內生長,而是生活在加勒比溫暖海域的「女王鳳凰螺」(Queen Conch)所產出的鈣質凝結物。漁民每捕獲10,000至15,000個貝類中,才能夠發現一隻的女王鳳凰螺;當中只有不到10%能達到寶石級別,這使得海螺珍珠顯得異常稀有。

最典型的海螺珍珠在顏色上具有較大的頻帶寬度,顏色從洋紅色,三文魚的粉橙色,金色到粉色,甚至白色。最為獨特的是它的火焰紋,體現在珍珠表面則是一種深淺交替的精美波浪狀圖案,並且具有奶油色的瓷質外觀。這種火焰結構其實是海螺珍珠中的方解石微晶纖維所引起的。多數的海螺珍珠都是橢圓形,正圓的難得一見;體積通常較小,是以克拉重量計價的;能找到一顆超過2-3毫米的已是非常困難,能達10克拉的海螺珍珠則非同一般了。

最知名的超大海螺珍珠,在20世紀80年代被紐約珠寶品牌海瑞·溫斯頓鑲嵌到項鍊上,重達45克拉,梨形,顏色為略帶紅色的粉紅。1990年左右,伊麗莎白·泰勒帶着這條項鍊登上《Good Housekeeping》雜誌封面,之後項鍊被售出,幾經易手,現在已不知去向。迄今為止可購買的最大海螺珍珠,在倫敦龐德街上的珠寶品牌David Morris手中。品牌總經理Jeremy Morris表示,這是一枚完美的巴羅克粉色海螺珍珠,重達44.55克拉,更手工鑲嵌了細小的粉鑽,價值不菲。
*所有圖片均轉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