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香港珠寶業概況

  • 香港珠寶業主要經營貴重珠寶業務,其發展與本地珠寶零售市道(包括訪港旅客消費)息息相關。
  • 香港生產商製造各種各類中高價珠寶,尤其擅長生產鑲有小型寶石的時款首飾,在打造純金首飾方面更處領先地位。多年來,香港也是公認的主要玉石首飾生產中心,也發展為重要的珍珠貿易及分銷樞紐。
  • 雖然高附加值工序依然在香港進行,但香港生產商已逐漸透過在中國內地設廠或外判工序,把製造活動轉移到內地,主要是深圳及番禺。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生產商採用電腦輔助設計,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 2020年1至5月,香港的貴重珠寶出口按年減少41%,仿首飾出口則下跌22%。同期,香港的珍珠、寶石及未琢磨鑽石出口也處於下行趨勢,下滑48%。
  • 根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由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原產於香港的產品,包括珠寶,均可免關稅輸入內地。
業界特色[1]
機構單位數目 220(製造) – 2019
3,360(進口/出口) – 2019
就業人數 1,730(製造) – 2019
13,250(進口/出口) – 2019

資料來源:《就業及空缺按季統計報告》

香港珠寶業大致可分為兩個領域,即貴重珠寶或貴金屬珠寶以及仿首飾。2020年首5個月,以價值計,貴重珠寶佔香港整體珠寶出口90%。

香港珠寶業靈活變通,致力滿足顧客需要,聲譽昭著,產品包括各種各類的中高價珠寶首飾,最受歡迎類別是寶石首飾,尤以14K或18K黃白金鑲鑽首飾為然。港商擅長生產鑲有小型寶石的時款首飾,寶石鑲嵌技術出色,設計能力卓越,競爭力不遜於世界級的歐洲生產商。

香港擁有熟練及高生產力的勞動人口,有能力以合理價格承接小批量訂單及製造設計複雜的珠寶。生產商一般認為,本港貴重珠寶業的整體技術水平較泰國等競爭對手優秀,但不及意大利和日本等在全球業界領先的國家。值得留意的是,香港在黃金產品方面處領先地位。現在,高附加值工序依然在香港進行,但生產商已把製造活動轉移到內地,特別是深圳及番禺。

香港向來是重要的玉石首飾生產樞紐,主要產品包括手鐲、戒指和垂飾。香港也是主要的珍珠貿易及分銷中心,大多數珍珠從日本、印度、澳洲及中國內地進口。

香港珠寶出口表現 [2]
貴重珠寶
標準國際貿易分類(SITC)編號897.3

2018

2019

20201月至5

億港元

增減%

億港元

增減%

億港元

增減%

本產出口

76.88

+10

98.71

+28

31.87

-32

轉口

492.77

+14

529.96

+8

125.27

-43

  其中內地產品

216.25

+8

202.49

-6

39.90

-52

總出口

569.65

+13

628.67

+10

157.14

-41

貴重珠寶出口(按市場劃分)

2018

2019

20201月至5

比重%

增減%

比重%

增減%

比重%

增減%

美國

31.3

+18

23.4

18

18.5

53

中國內地

5.6

+13

7.0

+38

14.8

+58

瑞士

10.5

-9

13.3

+41

10.9

-65

東盟

7.3

+18

8.2

+25

9.2

-28

歐盟(不包括英國)

8.1

+1

9.3

+27

7.9

-52

     法國

3.7

+7

5.0

+48

2.8

-70

     意大利

1.3

-20

1.3

+7

1.7

16

台灣

4.8

+65

3.8

-13

6.1

-10

聯酋

5.6

+128

3.2

-36

6.0

+18

澳門

8.3

+10

9.5

+26

5.7

-62

英國

5.8

25

7.4

+39

5.5

-39

貴重珠寶出口(按類別劃分)

2018

2019

20201月至5

比重%

增減%

比重%

增減%

比重%

增減%

貴金屬製品

97.6

+14

97.9

+11

97.6

-41

珍珠、寶石或半寶石製品

2.2

-23

1.9

2

2.1

-42

貴金屬製金器及銀器

0.2

+46

0.2

-6

0.2

-31

仿首飾(SITC 897.2)

2018

2019

20201月至5

億港元

增減%

億港元

增減%

億港元

增減%

本產出口

 0.1

+11

 0.08

-17

0.07

+204

轉口

 57.80

+1

 62.20

+8

18.03

-22

  其中內地產品

 50.53

2

 53.89

+7

15.50

-23

總出口

 57.90

+1

 62.29

+8

18.11

-22

珍珠、寶石及未琢磨鑽石 (SITC 667)

2018

2019

20201月至5

億港元

增減%

億港元

增減%

億港元

增減%

本產出口

 2.06

+15

 2.06

*

 1.00

+59

轉口

 1,478.60

-18

 1,295.47

12

 311.57

48

  其中內地產品

 50.14

-56

 43.84

13

 12.27

34

總出口

 1,480.65

-18

 1,297.53

12

 312.57

48

*甚少

2020年1月至5月,香港貴重珠寶出口按年減少41%,轉口下跌43%,本產出口減少32%。美國依然是香港主要的珠寶出口市場,於2020年首5個月,本港對美國的出口急跌53%。中國內地是第二大出口市場,同期本港對內地的出口大增58%。除了阿聯酋之外,香港對其他主要市場的出口都有所下跌,跌幅由10%至70%不等。產品方面,貴金屬珠寶是本港珠寶業的主要出口類別,佔總出口98%,於2020年首5個月下跌41%。

另一方面,2020年1月至5月,香港的仿首飾出口按年下滑22%。本港的仿首飾出口差不多全屬轉口,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仿首飾佔逾85%,同期轉口額下滑22%。本產出口方面,由於基數低,因此急升204%。

同樣地,香港的珍珠、寶石及未琢磨鑽石出口也呈下行趨勢,於2020年1月至5月大減48%。另一方面,本產出口的基數相對較低,按年升59%。同期,差不多佔總出口全部份額的轉口則收縮48%。

銷售渠道

香港的珠寶業很大程度上是出口主導。分判制度是珠寶業的一大特色,由中小型廠家向大型生產商或本地珠寶零售商提供分判服務,例如模具製造、精密鑄造、寶石鑲嵌、拋光和電鍍。通常只有配備先進自動化生產機器的大型廠商才會量產珠寶首飾。用作出口的珠寶產品一般附有買家的品牌名稱或標誌。有些珠寶生產商設立了海外辦事處及店舖,以便推廣促銷。

近年訪港旅客增加,部分香港生產商也把握機會拓展本地零售及分銷業務。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調查,2019年,旅客花費100億港元購買珠寶,下跌47%,佔購物消費總額9%。

少數香港珠寶生產商如謝瑞麟、周生生及周大福,透過特許經營及合作安排,把零售網絡擴充到內地,並成功建立品牌形象。香港貿發局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內地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香港產品的品質監督較嚴格、設計更有潮流觸覺和更獨特創新,以及商譽較好。

參加貿易展覽會是香港公司推廣產品、發掘出口機遇的有效方法,下表選錄珠寶業部分重要展覽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越來越多展覽會轉到網上舉行,包括為期一個月的香港貿發局春季網上採購展(2020年4月舉行),以及將於2020年8月舉行的拉斯維加斯網上珠寶展(JCK Virtual 2020)。

國家/地區

主要展覽會

香港
  •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珠寶展 (3)
  •  香港貿發局國際鑽石、寶石及珍珠展 (3)
中國內地
  •  深圳國際珠寶展 (9)
美國
  •  拉斯維加斯珠寶展 (JCK Show6)
歐洲
  • 意大利維琴察珠寶展 (Vicenza Fair1/9)
  •  瑞士巴塞爾世界鐘錶珠寶博覽會(Baselworld5)
行業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令可支配收入大減,對環球珠寶市場帶來沉重打擊,估計2020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將收縮20%至35%,整個行業至少要2至3年才能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不僅發達市場,發展中及新興市場也有所收縮,其中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的黃金市場,由於在大型節日及婚嫁旺季期間店舖大規模關閉,當地於2020年的黃金消費預料會跌至30年來低位。

珠寶製品越來越注重時尚款式,創新設計是提高產品檔次的重要元素。例如,剪影設計、富文藝復興風格的珠寶及前衛設計等將成為珠寶主流趨勢。為此,生產商必須增進冶金知識,並採用3D打印、雷射切割、數碼印刷、雕刻和攝影等最新技術,採用新技術也有助開發新穎設計。珠寶向來以高檔市場為對象,現在也更緊貼時尚潮流,例如以品牌首飾方式進行推銷,藉此開拓年輕的中等收入人士市場。

最新技術發展讓生產商能大量製作質素優良及價格具競爭力的珠寶。雖然香港珠寶業基本上仍屬手工藝行業,不過一些規模較大的珠寶公司已經採用精密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把先進製作技術(例如電鑄)與手工藝結合起來,藉此提升生產效率;在設計及生產過程中,也採用電腦輔助設計/製造(CAD/CAM)系統、電腦數值控制(CNC)車床,以及3D打印機。香港生產商憑藉上述新技術,除可修正產品缺點外,也可研發新物料以製作時尚首飾,還可提升產品設計的精確度。另一方面,網上購物應用程式可讓買家自訂珠寶款式,例如選擇所需的顏色、形狀以及寶石和金屬的種類。與此同時,新的社交媒體平台可以進一步讓商家把社交互動及24小時不停的宣傳活動結合一起,以便向目標市場促銷產品。

一如其他行業,市場整固在珠寶業十分普遍,在美國尤其顯著。2019年,雖然整固步伐較2018年為慢,但據稱北美仍有932家珠寶零售店、批發商及生產商結束營業。不過,整固步伐或許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或以後會有所加快。沃爾瑪(Walmart)及Target等量販商的實體店依然是重要的珠寶分銷渠道,有些更積極發展網上銷售。舉例來說,沃爾瑪是2018年北美第二大珠寶零售商,據報現正計劃縮減部分店舖的貴重珠寶部,但會通過網上銷售渠道保持銷路。

在市務推廣及分銷方面,一些香港珠寶商已經建立自有品牌或訂立授權協議。本地珠寶生產商採用這種策略,能有效提升長遠競爭力,不過也須涉足分銷活動。除了開設直銷店外,網上零售也成為越來越流行的珠寶零售渠道,尤其是在美國及中國內地。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資料,2019年,美國的網上珠寶銷路約佔總銷路五分之一。在中國內地,互聯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珠寶銷售渠道,網上銷路佔總銷路的比率,由2014年的2.6%上升至2019年的7.2%。為應對電子商貿的快速發展,全球珠寶商紛紛擴充網上銷售規模。根據2019年香港貿發局在香港國際珠寶展進行的調查,有42%受訪者經網上銷售平台直接向消費者出售產品,比率連續第四年上升。周生生及周大福等香港珠寶零售商更積極發展網上銷售渠道,預料電子商貿在珠寶業的應用將日益廣泛。長遠而言,拓展網店業務是香港珠寶商推廣及直銷產品的新方向。

CEPA規定

根據CEPA,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原產於香港的產品 [3],包括珠寶,均可免關稅輸入內地,與享有最惠國待遇的進口貨相比,可以節省多達21%關稅。根據既定程序,尚未訂立CEPA原產地規則的產品,經香港製造商提出申請,並符合雙方商定的CEPA原產地規則,將可享有零關稅優惠。

適用於珠寶的CEPA原產地規則,與適用於出口至其他市場的同類產品的原產地規則相同。一般而言,貴金屬珠寶製品的模塑工序是主要製造工序,必須在香港進行,方合資格成為香港原產地產品。假如製造工序中涉及裝配,則裝配也須在香港進行。至於珍珠、寶石或半寶石首飾,模塑及裝配均須在香港進行。有關詳情請按此處

影響珠寶出口的一般貿易措施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始營運,標誌著中國黃金業邁向完全市場化。交易所的業務規則及其他相關法律和法例,可參閱此處

2003年5月,中國內地取消經營金銀製品許可證制度,珠寶首飾的生產、加工、批發及零售已發展為全面的市場管理,意味著個人可以註冊經營生產、加工以及批發珠寶首飾行業。

香港公司出口產品到內地時,須繳付3項稅款,即增值稅、關稅及消費稅。由2019年4月1日起,大多數貨品(包括貴重珠寶、珍珠、寶石、未琢磨鑽石及仿首飾)的增值稅由16%下調至13%。此外,自2020年3月起,貴重珠寶、寶石、未琢磨鑽石及仿首飾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這些享有最惠國待遇的進口貨所須繳納的關稅率由0%至21%不等,視乎貨品種類而定。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及關稅詳情可在網上查閱。在中國內地出售的各類珠寶也須繳納5‑10%的消費稅。

一般貿易項目下的鑽石(包括毛坯鑽和未鑲嵌成品鑽)進出口,以及在加工貿易過程中轉為內銷的毛坯鑽,須於上海鑽石交易所內的海關辦理報關手續。直接從境外進口到交易所的鑽石免徵進口稅、增值稅及消費稅;在交易所交易的鑽石免徵增值稅。國內鑽石進入上海鑽石交易所可享受退稅待遇,加工環節徵收的稅項在鑽石出口時全額退回;從交易所出口到境外的鑽石不獲退稅。通過上海鑽石交易所銷售到國內市場的鑽石毋須繳付進口稅,但須照章繳付增值稅(成品鑽石除外,稅率為4%)。消費稅在零售環節徵收,稅率為5%。有關鑽石交易所的進出口政策、海關監管政策、稅收政策和外匯管理政策詳情,請參閱此網站

鑒於部分來自非洲的鑽石可能通過非法途徑出售,成為非洲國家內戰或與鄰國武裝衝突的資金來源,惹人關注,世界鑽石理事會(WDC)遂與若干參與國訂立「金伯利進程」(Kimberley Process)發證計劃,以監察從非洲衝突地區出口的毛坯鑽去向。香港及中國內地都是金伯利進程的簽署方,自2003年起實施發證計劃。所有在香港經營未經加工鑽石進口、出口、運載(包括運載過境和轉運未經加工鑽石)、買賣業務的人士,必須向工業貿易署登記;在出口及進口未經加工鑽石前,必須領有由工貿署簽發的金伯利證書。

歐盟方面,環保及健康問題仍然是關注焦點。鑒於鎳與皮膚接觸後會令皮膚出現過敏反應,歐盟已禁止含鎳的珠寶進口。這項措施為香港出口商帶來良機,向歐盟提供以其他物料製造的特色珠寶;不過,其他供應商也已適應上述規定,正迎頭趕上。此外,含鉛的仿首飾也受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規例的嚴格監管。

除了上述官方規例外,多個組織也就多種珠寶物料發出認證,包括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天然彩鑽協會(Natural Colour Diamond Association)以及鑽石貿易公司(Diamond Trading Company)。舉例來說,坦桑石基金會(Tanzanite Foundation)制訂了坦桑石等級制度。獲取這些機構的認證是珠寶業的大勢所趨,其認證準則料將成為日後的標準。

產品趨勢

新新世代及Z世代消費者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貴重珠寶買家。這些消費者有別於之前數代,認為珠寶首飾是日常飾物,不是專為婚禮或節日等特別時日而設。為了吸引這些顧客,不少奢侈品牌都推出價格更加相宜的款式簡約珠寶首飾,以供日常佩戴,一些品牌則推出聯乘系列,例如《魔雪奇緣》(Frozen)或迪士尼(Disney)卡通人物首飾。

產品潮流方面,珠寶設計越來越受時裝潮流影響。消費者特別是女性喜歡以各種配飾展現個人風格,珠寶是其中一種。在奢侈品市場,風格溫婉浪漫的珠寶料將大受歡迎。年輕女性喜愛適合日常穿戴的首飾,會以珠寶配襯牛仔褲,營造隨意有型的混搭風格。

男士也越來越留意時裝潮流,對男用首飾需求漸增。「珠寶很女性化」的概念已不合時宜,男性消費者也明白珠寶可以富有陽剛氣息。適當的飾品可以為整體打扮增添姿彩,是男士服飾不可或缺的部分。男性消費者會購買手鐲、戒指和垂飾項鏈配襯服裝,或戴上袖口扣及領帶別針等男用首飾,令外表更整潔光鮮。現時,男士珠寶製品款式種類不多,市場潛力龐大。

人造首飾正捲土重來。不少服裝店推出新時裝系列時,也提供配襯的人造首飾。在這趨勢下,風格典雅浪漫的水鑽首飾料將成為買家首要採購目標。此外,預期主攻中低檔市場的半寶石及有色水晶銷路也會理想。

價格敏感的顧客越來越接受實驗室培植寶石,原因是性價比理想。為了切合這個新市場領域的需要,許多大型貴重珠寶生產商及品牌均推出新的合成鑽石系列,如戴比爾斯(De Beers)的Lightbox Jewellery,為價格敏感的顧客提供更多選擇。

可持續發展概念在珠寶業十分流行,許多品牌也加入環保行列。舉例來說,潘多拉珠寶(Pandora)承諾,到2025年將完全使用回收銀及黃金,並把銀器及黃金首飾的碳排放量分別減少三分之二及99%。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會物色致力於環境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的珠寶商。例如,這些珠寶商會提供鑽石來源資料,也會推行計劃,盡量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並保護勞工權益。

[1] 僅提供香港珠寶業(仿首飾除外)的行業數據。
[2] 由於一般貿易數字並未包括離岸貿易,因此這些數字不一定全面反映香港公司處理的出口業務。
[3] 不包括內地有關法規、規章禁止進口的和履行國際公約而禁止進口的貨物,以及內地在有關國際協議中作出特殊承諾的產品。

【2020年8月28日,文章來源:《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作者:文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