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H2以来珠宝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据 Wind 数据,2021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29.8%,大幅跑赢社零增速+17.3 PCT,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
我们认为,这一轮黄金珠宝的消费景气度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驱动:
1)黄金所具备的抗风险与抗通胀属性驱动投资需求高增;
2)疫情之下海外高端消费回流国内;
3)国内婚庆需求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 后的刚性回补;
4)国潮崛起背景下以古法金为代表所驱动的产品结构改善。
疫情以来全球通胀快速上行,叠加俄乌冲突以来地缘风险上升,黄金投资需求快速上行。
据 Wind 数据,2020 年以来,黄金价格分别在 2020 年 Q2 初和 2022 年 2 月份有过两次快速上涨,分别对应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传播的开始与俄乌冲突爆发,避险情绪上升带动黄金需求增长;
同时,近两年内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造成了经济下行压力,所以多国央行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据 Wind 数据,2022 年 3 月份美国 CPI 当月同比增长 8.5%, 黄金作为抗通胀品种,其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拉动。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珠宝消费需求实现快速反弹。
由于珠宝是典型的可选消费品,叠加强线下体验属性,所以在 2020 年初国内疫情爆发初期,国内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大幅下滑,但后续随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需求实现快速反弹,一方面受益于海外高端消费的回流,另一方面则受益于婚庆需求的刚性回补。
2022 年 3 月以来,深圳、上海以及国内多地疫情均出现反复,对上半年的珠宝需求形成压制,但是我们认为在国内采取有力的疫情防控举措,疫情预计逐步得到平息,下半年有望再次看到珠宝需求回暖,无需对短期景气度波动过于担忧。

疫情以来出境旅游人数骤减,带动高端消费回流国内,珠宝需求充分受益。
2020 年初国内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出境旅游人数较此前大幅减少,据中国旅游研 究院数据,2020 年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大幅下降 86.9%,2021 年有所恢复但绝对 值与疫情之前相比仍然差距巨大。
出境旅游人数的大幅减少,带动海外高端消费短期迅速回流国内,据要客研究院数据,2020 年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额同比大幅增长+45.7%至 689 亿美元,2021 年进一步同比+37.0%至 944 亿美元,黄金珠宝作为高端消费的核心分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受益。
2020Q2 以来婚庆需求刚性回补,成为珠宝需求高景气的另一驱动因素。
根据 Wind 数据,2020 年 Q1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居民结婚登记对数较 2019 年大幅减少,但是在进入疫情逐步缓和之后的 Q2,结婚登记开始显著回升,并一直 持续到 2021 年 Q2。
结婚登记人数的回升也带动了婚庆需求的回暖,根据婚礼纪的调查数据,82%的消费者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取消婚礼。
由此可见,疫情会导致婚庆需求的延迟兑现,但并不会造成需求的大量流失,2020 年 Q2 开始婚庆需求的刚性回补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珠宝需求的高景气。

头部品牌加快推出古法金新品,产品结构优化驱动行业实现高增长。
古法金由周大福率先推出,由于具备克重足、外观古色古香并融入更多文化元素等优势,所 以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18-2020 年古法金在黄金产品零售中的占比由 6%左右快速提升至 16%左右;
2021年以来,周大生推出“非凡 金”系列,老凤祥推出“藏宝金”系列,均为古法金产品,头部品牌在新品类上的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了古法金渗透率的提升,考虑到古法金产品单位价值量显著高于普货黄金,所以行业产品结构改善成为规模高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
全球通胀、地缘冲突导致的黄金抗通胀、抗风险需求增长,疫情下高端消费回 流,婚庆需求的刚性回补等因素可能更加偏短期驱动,持续性可能不强,上述四个 驱动因素中可能仅古法金带来的产品结构改善更加符合行业中长期维度上的增长 逻辑。
但我们认为,即使抛开偏短期的因素不谈,在中长期维度上国内珠宝市场仍 有其增量空间存在,是一个需求端稳定增长的行业。从中期维度上看,我们判断婚庆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这将构成珠宝需求的基本韧性;同时,在国潮崛起的背景下,珠宝需求也将具备一定的潜在弹性。

未来 5-10 年我国适婚人群规模逐步企稳,珠宝婚庆需求有望实现稳中有增。
根据 Wind 数据,自 2013 年开始我国婚姻登记人数大幅下降,但珠宝市场规模却实现持续扩张,除非婚需求规模有所扩大之外,婚庆需求客单价提升或是另外一个 原因。
假设我国居民的适婚年龄为 25 岁,我们能够发现婚姻登记对数的峰值及趋势与前置 25 年的出生人口数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可以借助这一点来对我国未来结 婚人数进行大致判断。
考虑到我国居民实际结婚年龄近年来有所推后,所以推测未来 5-10 年的结婚人数将从下降逐步实现企稳,叠加随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来的客单价上涨,中期维度上国内珠宝市场的婚庆需求或将实现稳中有增。

随着民族自信心的持续增强,国内消费者对国潮产品的认同感不断提升。
2018-2020 年间“只要有 可能,我尽量购买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的消费者占比从 54.1%提升至 61.1%, 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在国货与进口产品之中选择国货。
从艾瑞咨询数据来看, 约 71.3%消费者选择国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性价比高”,其次是“因为是国货所 以支持”,占比近半。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国货品质持续提升,预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国货,从而带动国内品牌的长期成长。
珠宝是国潮文化的优良载体,行业有望乘国潮之风实现加速扩容。自古以来珠 宝便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连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推出与传统文化的联 名款珠宝产品,有望抢占消费者心智,进一步挖掘国内珠宝市场的潜在需求,这也是中期维度上珠宝市场的弹性所在。
比如,周大福推出 SOINLOVE 故宫兔子蜜粉 金系列、醒狮系列等,周生生推出屋脊兽系列,均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长期维度上,从宏观角度看,随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长,我国人均珠宝消费额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从产品结构看,钻石等镶嵌类产品占比提升或将带动行业盈利能力的优化;从品类角度看,培育钻石兴起有望带来新的规模增量。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和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总体来看,在 2021 年我国珠宝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8000 亿元,但未来增长空间仍然显著。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人均珠宝消费额偏低,中长期提升空间充足。
据金投珠宝数据,2019 年内地人均珠宝消费额为 69 美元,同期中国香港和美国则分别为 787 美元与 223 美元,分别是内地的 11.5 与 3.2 倍,与发达地区相比,内地人均珠宝消费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上文已经提到,珠宝作为可选属性极强的消费品, 其规模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高度相关,据 Wind 数据,2013-2021 年内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83 万元增长至 3.51 万元,成为珠宝行业扩容的核心动力之一;
同时,近年来内地中产阶级人口规模有所扩大,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12-2018 年内地中产阶级人口占比由 68%提升至 77%,这也成为拉动内地珠宝需求持续增长 的因素之一。
综上,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特别是中高收入人群规模扩大,珠宝行业的市场空间将继续稳步增长。

镶嵌首饰在国内低线城市的渗透率尚存提升空间,行业产品结构优化有望驱动盈利能力上行。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黄金首饰在国内高线城市与低线城市的渗透率均在 70%左右,但是钻石首饰渗透率在一到三线城市的渗透率分别为 61%、48%与 37%。
低线城市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更多,所以可能更加倾向于购买具备保值增值属性的黄金产品,而钻石饰品在二手市场上折价较多,所以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这一点有望随低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而有所改变。
同时,钻石等镶嵌类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金饰,未来随低线城市钻石类镶嵌饰品渗透率提升,行业产品结构优化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持续上行。
合成技术成熟叠加持续的消费者教育,培育钻石行业逐渐兴起。近年来,随着合成技术快速成熟,培育钻石量产成本大幅下降,据贝恩咨询数据,2017Q4- 2020Q4 期间培育钻石零售价格与批发价格占天然钻石的比例从 65%和 55%分别 下降到 35%和 20%,培育钻石的性价比优势逐渐凸显。
同时,培育钻石的高毛利优势也驱动品牌商持续推进消费者教育,并取得良好成效。由于技术突破与消费者教育推进几乎处于同一时间窗口,两者共振催化培育钻石需求实现快速增长。

美国市场已经充分打开,国内培育钻石市场潜在空间可观。
根据 The Plumb Club 在 2021 年的调研数据,约 79%的美国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存在已经有所认知,约 16%的美国消费者愿意购买培育钻石,说明培育钻石在美国的接受度已经 达到一定水平;
对比之下,国内培育钻石市场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认知度与认可度均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品牌商继续推进消费者教育。
国内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潜在接受度是比较高的,约 68%的国内消费者认可培育钻石是真钻石,并且约 81%的消费者愿意在“看起来一样”的情况下接受培育钻石。
考虑到培育钻石的性价比优势,以及我国近年来持续上行的婚恋成本,叠加”悦己”消费的逐步升温,培育钻石在国内市场的前景比较乐观,有望为我国珠宝市场贡献新的增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短期我国珠宝行业或存在景气度波动风险,但中期维度上珠宝消费预计韧性较强,长期维度上则同时存在品类扩充、结构改善驱动的规模上行与盈利能力优化的增量机会,是一个稳健性与成长性兼具的优质行业。(未完待续……)
来源:未来智库,侵删
【2022年5月29日,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 — 寰球珠宝网】
【圖片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