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关注俄罗斯的动向,从最开始的数次制裁,到后来引发的小颗粒毛坯钻涨价,以及印度(和阿联酋等)方面的主动接洽等等。我们的过往观点是:
1)西方零售市场的政治倾向无法阻止俄罗斯钻石的流通,而只能形成钻石(成品钻)的分流;
2)由于外交需求和商业需求不匹配,印度、阿联酋不会放弃俄罗斯毛坯钻石,因为对于切磨和贸易领域而言,毛坯钻石是刚需。

昨天(8月23日),彭博社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俄罗斯钻石的出口已经逐渐接近“战前水平”,且买方基本为印度的切磨工厂。
文章重点内容梳理如下:
1)在经历了数月的停滞后,Alrosa现在的月销售额已经恢复到2.5亿美元左右,距离“战前水平”还有5000万~1亿美元。
2)印度的银行已经理顺了采用非美元支付方面的问题。
3)Alrosa目前并没有披露任何关于销售方面的数据(注:经我们的搜索,Alrosa官网最近一次披露的,是今年1月份的销售情况,截图如下)
4)俄罗斯钻石的回归,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毛坯钻石供应链的问题。买家需要维持此类原材料供应的连续性。

虽然Signet、Tiffany等企业均表示“拒绝俄罗斯钻石”,虽然目前还在就“俄罗斯钻石是否是血钻”的问题争论不休,但事实上终端市场无法阻止俄罗斯钻石的流入,因为:
1)钻石溯源技术无法大范围、逐颗地跟踪0.75克拉以下的毛坯钻石;
2)上述的毛坯钻石在切磨成小颗粒成品钻石之后,在珠宝行业的应用极为广泛;
3)中游需要大量的小颗粒毛坯钻石,并且这是中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刚需。
因此,我们可以基本判断:上游的小颗粒毛坯钻石供应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关于这一点,也许可以从印度7月份天然钻石毛坯的进口数据中得到一定的佐证,毕竟上一次同时出现环比和同比两位数增长的,还是在“战前”的二月。
以上内容请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