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生產要素與供應鏈體系的變革正在為珠寶產業帶來價值再造。 近日,在第二屆中國(莆田)國際黃金珠寶文化論壇上,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玉身講解了三維重建的技術變革在黃金珠寶產業數智化運營的具體應用。
珠寶產品數位化是指產品的外觀特徵統一以數位化方式表達並進行有效資訊交互,而珠寶產業數智化是指大數據、數位化三維模型與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的融合及應用。 劉玉身指出,非標產品數位化是珠寶產業數智化的關鍵。
劉玉身介紹,傳統的三維重建技術(立體視覺法)的技術路線為:圖像獲取、特徵匹配、深度估計、稀疏點雲、稠密點雲、表面重建、紋理映射,其在黃金珠寶行業應用時反映出成本高、效率低、普及難的問題。 不同於機器、汽車等傳統工業設備,珠寶多是高光鏡面物體,而傳統的三維重建技術在普通光源下受鏡面反射、折射、瞬光的影響大,多張圖片的特徵點匹配率低,直接影響重建精度; 受微距鏡頭景深小、對焦不準、畸變的影響較大; 深度相機(包括光雷達感測器)有最近、最遠觀測距離的限制,不能檢測透明物體,感測器精度有限,深度估計存在遮擋、雜訊、殘缺問題; 特殊採集設備成本高,需要改變物體材質,或需要發射特殊光柵,對光源的要求高; 重建模型殘缺,資訊缺失嚴重。
基於此背景,劉玉身團隊研發了全新的專利技術——基於普通光源的鏡面物體三維重建技術。 劉玉身介紹,該技術將人工智慧與三維重建技術相結合,可以高效實現黃金珠寶產品數位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對高光鏡面物體不敏感,無特徵點匹配要求,受鏡面反射、折射、曝光的影響小,只需要用普通相機在自然光下拍照,便可以快速還原,重建高精度的三維模型。 據介紹,目前,該技術已經過六代的反覆運算開發,整個全鏈條的實現時間已優化至十分鐘左右,基本可以滿足在真實場景下的實施應用。
劉玉身表示,產品數智化技術將為珠寶行業帶來應用變革及產業升級。 在消費端,三維智慧重建將重新詮釋行銷、重新定義商圈,使智慧試戴場景化,更好地服務虛擬試戴、智慧運營、線上智慧檢測; 產品數智化技術還可應用於基於一款一碼的大數據挖掘,在適銷貨、庫存結構調整、新品開發等方面前景廣闊; 和應用系統結合后,該技術還將應用於智慧管理體系集成和集采撮合。 劉玉身指出,未來該項技術還可以向基於通用人工智慧的珠寶首飾生成方向延伸,進行珠寶設計創作及生成。
【原文由 中國黃金珠寶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