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Gem Views | 彩寶市場「逆勢升溫」,其原因何在?


原文由 中寶協基金 發佈】

2023年以來,彩色寶石市場出現“逆勢升溫”現象,量價齊升、銷售火爆、庫存清空等情況時有報導。 但在全球通脹指數高企、時尚產業消費低迷背景下,彩色寶石市場為何能夠逆勢上揚?

中寶協基金市場調研顯示,2023上半年國內全品類彩色寶石價格平均漲幅在30%-50%不等,大克拉或相對稀有的寶石價格漲幅則高達100%-150%。 紅寶石、藍寶石等貴重寶石平均克拉單價上漲約30%至2-3萬元間,小眾品類如芬達石、海藍寶石、摩根石等平均克拉單價上漲在10%-30%之間,其中鉻碧璽、“絕地武士”尖晶石等品類也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與青睞。


10.64克拉哥倫比亞祖母綠戒指


5.01克拉鴿血紅紅寶石戒指

從國際市場來看,由於彩色寶石原材料開採和加工成本上漲,加之近幾年東南亞各國對外貿易相對減弱,國內彩色寶石貿易消耗了大量優質庫存,引發了市場供需關係失衡的局面,存貨期三年及以上的彩色寶石成為了展會上的熱銷產品,尤其是特定產地的紅寶石、祖母綠等,皆是同價位下不可多得的精品,一旦售出再難找到品質相當的產品。

與此同時,歐美市場的消費需求並未下降,Gemfields的拍賣記錄顯示,2022年公司拍賣總收入增長32%達3.16億美元,市場需求出現新高峰;2023年6月祖母綠原石拍賣刷新歷史紀錄,總成交額高達4370萬美元,打破Gemfields Kagem礦區祖母綠原石拍賣紀錄。 同樣在2023年,紐約蘇富比拍賣行成交了由Fura Gems開採的101克拉紅寶石-“福榮之星”,成交價為3480萬美元,創下紅寶石及彩色寶石的世界拍賣紀錄。


祖母綠原石


福榮之星

以上拍賣數據不僅顯示了彩色寶石的價值持續上漲,更展現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願意將高端彩色寶石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重要產品納入個人資產配置中,以追求穩定和可持續的收益。

———

此外,珠寶產業在黃金市場穩定、鑽飾市場遇冷情況下,需要新品類帶動消費增長。 因此許多行業玩家開始涉足彩色寶石板塊,並通過新媒體運營、教育培訓等方式推廣彩色寶石市場,培育消費者意識,進一步促進市場的發展和消費需求的增長。 筆者認為,此次彩色寶石價格“逆勢升溫”除了受到市場供需關係影響,消費觀念的變化也是其內在原因之一。

隨著「千禧一代」成為當代社會的主流消費者,個性與時尚成為新的消費標籤,金屬光澤、高飽和度色彩和立體感等元素成為這一時代時尚潮流的標誌。 2023年,社交媒體再度掀起的“多巴胺穿搭”熱潮,正是該時代風格的“文化復興”,鮮豔、大膽的色彩和誇張的首飾被廣泛運用,旨在以此幫助消費者體驗原始的快樂和幸福感。 而這一潮流的出現與“Z世代”悅己主義、顏值至上的消費觀念也再度重疊,從而激發了消費者購買色彩鮮豔、造型誇張等產品的意願。 彩色寶石作為多巴胺穿搭風格的理想選擇之一,通過其感染力和情感力量,在特定情境下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展現了個性化的時代審美與價值觀。

所以,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個性和時尚的需求成為主導,彩色寶石因其獨特的色彩和情感價值,成為他們追求個人化時尚的理想選擇。

總而言之,彩色寶石作為國內珠寶市場的新寵,儘管存在價格走勢起伏過大、文化認同有待培養等問題,但隨著行業進一步規範、透明,消費潛力的逐步釋放,彩色寶石市場的未來也將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