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中俄邊境合作:內蒙古滿洲里
中國和俄羅斯在經濟、貿易、文化、旅遊等不同領域一直有不同程度的合作。由於毗鄰俄羅斯,內蒙古滿洲里市成為中國對俄最大的陸路口岸。目前,中俄貿易有65%以上的陸路運輸經滿洲里。為進一步推動中俄雙邊合作和促進對外開放,滿洲里於2010年成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是中國與俄羅斯之間開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俄邊境經濟合作
為深化中俄兩國合作,滿洲里建設邊境經濟合作區,至今已經發展超過20年。中俄邊合區經發展逐步形成兩大特色產業,分別是以木材加工為主的進口資源加工業,以及對俄羅斯出口初級加工蔬菜、水果為主的倉儲物流業。
目前,邊合區內以初級加工蔬果為主的出口倉儲物流企業約有30間。園區內倉儲能力高,備有600多個倉儲庫,倉儲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每年對俄羅斯出口蔬果接近40萬噸。
出口加工以蔬果為主,進口加工則以木材為主。園區內的木材加工企業多達80間,主要產品包括各類板材、家具、木門窗、木屋等。
善用進口資源 邊境加工減成本
滿洲里凱潤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潤木業)是進口資源加工園區內的進口木材加工企業,主要從事木屋的設計、生產及安裝,和製造各種實木家具、地板、集成材等。目前客戶以國內市場為主,例如組裝式木屋便主要銷往中國南部地區的旅遊渡假區,另外也有外銷到韓國、老撾等地。
凱潤木業善用滿洲里毗鄰俄羅斯的地理優勢,採用由俄羅斯進口的樟子松為原材料進行加工。俄羅斯樟子松生長在西伯利亞高寒地帶,木材質地較密,抗拉、抗壓強度和穩定性高,是適合製造木屋和大型木結構建築的木材。
為保證充足的原材料供給,凱潤木業延長產業鏈,在俄羅斯購得林地權和採伐權,先在境外將原木初加工成各種規格的板材,然後在國內深加工成地板、防腐木、集成材、刨光材、床板等。
鑒於木製品為重型產品,凱潤木業特地選擇於中俄邊境的木材加工園區進行深加工。木屋原材料從俄羅斯以鐵路運輸,大約4天抵達凱潤木業於木材加工園區內的加工廠房。加工後,木製成品的重量不到原材料的一半,為凱潤木業大幅減省運輸成本。
相比接近沿海地區市場端,在邊境加工更具優勢,成本效益也更高。加上靠近進口林木資源,令滿洲里木材產業規模成為中國沿邊口岸之首。
為推動物流運輸更有效率,中俄物流綜合體設有專用通道,直達出境旅遊貨運通道,意味著將公路口岸部分的功能前移到園區內。除此之外,中俄物流綜合體更設立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神燈路速貿」(www.51aladdin.com),促進買家和賣家的線上對接。
中俄物流綜合體推動跨境商貿與物流協同發展,整合線上線下供應鏈,成功吸引俄羅斯廠家將其原在黑龍江綏芬河的海外倉庫搬移到滿洲里,並打算進一步將其他城市的倉庫都搬移集中在這裡,而營運總部則設於一線城市,負責接訂單再向全國分撥。滿洲里將充分發揮分撥功能,並扮演集散中心的角色,有望帶動市內的物流產業,以及中俄跨境商貿蓬勃發展。
邊民互市貿易新動向
滿洲里致力促進中俄邊民互市貿易活動,特別於「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區」內設有免稅交易區,售賣俄羅斯進口的食品、日常用品、手工藝品、服裝等,旨在推動中俄邊境的小額貿易。由於滿洲里位處中國北部邊境地區,冬天天氣寒冷,免稅區人流受季節影響,高峰期時每日人流高達2,000人,冬天則較冷清。
與國內其他邊境互貿區的運作類同,呼倫貝爾市民可以申請辦理邊民咭,於免稅交易區內消費可享受每日8,000元人民幣的免稅額度,來自市外的遊客則只享有一年8,000元人民幣的免稅額度。而俄羅斯邊民到滿洲里申請,符合規定便可以正式入駐免稅區。
免稅交易區旨在打造有保證的邊民小額交易平台,出售的商品必須是真品,而價格須具競爭力。因此,區內設有海關監管倉庫,商品種類受中國海關負面清單限制,而品質和價格均受海關監管,所有商品都在海關的監管下進行交易。
為進一步促進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平衡,免稅交易區採取應對措施,特別允許俄羅斯邊民在區內逗留72小時,不須即日離開,並在區內設有酒店等配套設施。另外,免稅區更打造出口展廳,向俄羅斯遊客展示中國的小商品、小家電等。
同時,中俄互貿區利用毗鄰的滿洲里綜合保稅區「境內關外」的優勢,實行兩區聯動,推動「免稅交易區體驗、綜合保稅區備貨、提貨點提貨」的貿易模式──即利用進口原材料於綜保區加工、生產,並於免稅區展示商品樣本,最後線上訂貨、線下提貨──為邊民互市貿易探尋發展新方向,打造滿洲里成為中國對俄貿易最大貨物集散地。
(2019年1月23日,資料來源:HKT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