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寶創家 文章】
一、行業相關定義
鑽翠珠寶飾品,一般是指主要原料為鑽石、翡翠、白玉、鉑金、珠寶、K 金、白銀、珍珠等的珠寶首飾,包括手鐲、戒指、項鍊、掛墜、耳環、手鏈等。
二、市場規模現狀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佈的《中國鑽翠珠寶飾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從1999年起,中國寶玉石協會遵循“貴在參與、重在推動”的方針,開展了系列的國石候選石推薦活動,並於2003年,將“兩玉四石”(岫岩玉、和田玉和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方案作為推薦“中國國石”的階段性成果。 候選國石“的推薦工作,不僅推動當地玉石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玉石業界的規範化,也弘揚了玉石文化。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鑽翠珠寶飾品消費市場,鑽翠珠寶飾品消費量連續多年保持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最高達到3074.4億元,2022年為2929.0億元。

三、行業供需規模情況
1、供應情況
鑽翠珠寶飾品包括鑽石、翡翠、寶石、白玉、鉑金、珠寶、K金、白銀、珍珠等的珠寶首飾。 其中鑽石、翡翠、寶石佔比較大。
從競爭來看,目前,國內高端鑽翠珠寶飾品市場被蒂芙尼、卡地亞等國際大品牌佔據,他們的品牌推廣和產品設計都是很有創意的,同時價格也很高。 中、高檔鑽翠珠寶飾品主要是香港及內地的大廠商,比如周大福、老廟黃金等,這些企業雖然產品價格比國際大品牌要低,但是他們在中國的消費市場佔據了近一半的份額,對於中產階級來說,這些品牌也是較好的選擇。
從主要產品產量來看,鑽石方面,2006年國家對鑽石稅制的改革降低了鑽石的稅收水準,進一步釋放鑽石市場的容量。 此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準上升拉動了奢侈品消費。 近年來,鑽戒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迅速攀升,帶動了我國鑽石產量逐步提升,2022我國鑽石年產量約為400萬克拉。

翡翠方面,翡翠製品是指以翡翠為加工原料的製品,是玉器的品種之一,翡翠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隨著人們的大力開採,已經逐漸枯竭。 對整個玉石市場來說,翡翠儼然成為稀缺且奢侈的重要資源,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水準的提高,近年來我國翡翠工藝品市場需求繼續擴大,2022年中國翡翠工藝品產量約為2077.5萬件。

珍珠方面,近年来,我国珍珠养殖产量逐年下降,2018-2022年,产量从703.3吨下降到380.6吨。

2、需求情况
從根據DeBeers出具的數據顯示,中國婚慶飾品的鑽飾滲透率從2005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47%,而同期美國、日本的滲透率分別為70%、60%(日本訂婚鑽戒滲透率約為60%,結婚對戒滲透率幾乎達到100%),人均GDP從1萬美元增長到2萬美元的1970s-1980s,正是鑽石在婚嫁場景滲透率快速提升時期。 對照日本和美國,婚戀場景下中國市場的鑽戒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
翡翠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水準的提高,近年來我國翡翠工藝品市場需求繼續擴大,2022年中國翡翠工藝品消費量達到2042.1萬件。

珍珠方面,我國珍珠消費呈現下降趨勢,2022年,我國珍珠銷量為250.6噸。

四、行業市場區隔分析
1、鑽石
行業在經歷2006年國家鑽石稅制改革后,市場容量獲得釋放,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購買力進一步驅動鑽石需求量價雙重釋放,市場規模保持持續穩健增長,截至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957.4億元。

2、彩色寶石
彩色寶石,也稱有色寶石,英文原名為 colored gemstone 或者是colored stone。 彩色寶石是除翡翠玉石外所有寶石的總稱。 彩色寶石不是一種寶石,而是由數十乃至上百種寶石共同構成的一類寶石。
最常見的彩色寶石包括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海藍寶石、坦桑石、碧璽等,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彩色寶石通常具有玻璃般的光澤,通透明亮。
我國專門做彩色寶石的珠寶品牌比較少的,都是主要主鑽戒和黃金,然後兼營一些彩色寶石,因為如果專營彩色寶石很難做品牌連鎖的,彩色寶石在國內需求比較分散比較小。 2021年是國內彩色寶石市場全面復甦的一年,行業持續散發著蓬勃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市場規模達到316.8億元,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有所下滑,市場規模下降到290.8億元,降幅為8.2%。

3、翡翠
翡翠在中國被稱為玉中之王,是最珍貴的玉石品種之一。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中化文化自信的增強,翡翠在我國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已成為我國第二受歡迎珠寶種類的原材料。 近年來由於消費群體趨向年輕化,翡翠在我國需求越來越旺盛,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 截至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1007.1億元。

4、珍珠
珍珠是貝類或蚌類軟體動物,受外來物侵入刺激後,由內分泌作用而產生出珍珠質,層層包裹外來物,從而形成了含碳酸鈣的有機顆粒,寄生於貝類或蚌類的體內,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珍珠”。 根據2010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的《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產品分類與代碼》(GB/T25071-2010)、《珠寶玉石名稱》(GB/T16552-2017),珠寶玉石是對天然珠寶玉石和人工寶石的統稱,簡稱寶石。 其中,珍珠屬於天然寶石。
國內珍珠產業逐漸形成了以地理位置為特徵的產業群。 淡水珍珠以江浙為核心,向周邊的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輻射,海水珍珠以兩廣及海南為核心,涵蓋北部灣的沿海地區。 其中浙江諸暨市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珍珠之都」,珍珠加工企業和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數量最多。
我國目前的珍珠市場格局基本是由具有一定規模的5個產地中心市場、4個銷地綜合中心市場和1個出口貿易中心形成,伴隨著這些大規模的中心市場周邊,還分佈著無數個小型的、以個體經營為主的珍珠集貿市場、珍珠商店和珠寶玉石首飾商店,這些個體商戶的加盟,也為推動珍珠產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
5個產地中心市場中,淡水珍珠市場佔有兩席,分別是浙江諸暨山下湖和江蘇渭塘的淡水珍珠中心市場。 海水珍珠市場佔有三席,分別是海南海口、廣東湛江和廣西北海的中心市場。
產地中心市場是由珍珠產地的具備一定實力的珍珠養殖大戶和珍珠企業集聚化合作發展起來,形成了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的產業市場中心。
從珍珠市場規模來看,受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珍珠行業市場規模呈現下降趨勢,2022年市場規模下降到99.3億元。

五、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中國鑽翠珠寶飾品行業競爭派系可根據入局資本的不同分為:外資、中資和港資三大派系,其中,外資的代表性企業較多且多為國際大企業,或表明外資珠寶首飾企業在先前大量湧入中國市場,佈局其中。 且從外資企業的珠寶產品來看,其在華布局的產品主要針對的是中國珠寶首飾需求市場的中高端人群,而中資和港資的產品定位則更為廣泛,覆蓋多段消費人群。
根據區域佈局、產品檔位、品牌知名度、門店數量綜合判斷,在中國珠寶首飾市場中,外資企業藉著優異的品牌建設、產品定位等能力在三類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鑽翠珠寶飾品行業不同類型企業對比

目前,中國鑽翠珠寶行業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較低。 鑽翠珠寶行業消費主力軍也逐漸傾向選擇品牌知名度較高的鑽翠珠寶,低、中、高端的鑽翠珠寶均是如此,故而品牌名氣較大的企業的市場份額或逐漸提升,行業集中度也不斷提高2022年CR10約30%,行業仍然處在競爭型格局。
來源:觀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