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愈來愈普及,令更多市民願意取代現金支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2018年下半年「AlipayHK智慧支付普及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電子支付的接受程度有所提升,尤其是年輕人,惟受訪者對「支付安全信心」錄得低於50點的水平。
調查以電話形式訪問了1,021名年齡介乎15至64歲的香港市民,以及404間零售企業。其中,「商戶智慧支付準備程度」指數錄得68.6點,較半年前升6點,當中「藥物及化妝品」行業的普及程度最高,錄得74.8點。
用戶擔心安全及私隱外洩問題
另外,在「用戶智慧支付接受程度」方面,指數上升10.4點至55.9點,當中介乎25至34歲的受訪者對智慧支付最為接受,錄得63.9點,而介乎50至64歲的人士的接受程度升14.2點至46.4點,惟「支付安全信心」和「設備及支付習慣」分別錄得42點和44.7點,仍低於50點的水平;而未曾使用手機支付的主要障礙,近7成受訪者稱為不了解其操作,近6成擔心私隱外洩,還有約5成滿意現有的支付方式。
近9成期望交通支付能賺「着數」
調查也詢問受訪者對交通支付的看法,87%期望交通支付能像消費般,可賺取優惠和積分;47%願意試用其他交通電子支付,如NFC或QR code;還有46%認為本地交通電子支付可以引入更多選擇。
生產力局副總裁(數碼)黎少斌表示,零售商戶對「智慧支付」的接受程度上升,反映零售行業逐步邁向電子化。Alipay Payment Services (HK) Limited行政總裁陳婉真表示,調查顯示市民對流動支付的逼切需求,期待易乘碼(EasyGo)能應用在更多交通工具上,並展望在短期內打通香港用戶的境外支付功能,提供跨境消費體驗。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副總裁(數碼)黎少斌(左)與Alipay Payment Services (HK) Limited行政總裁陳婉真(右)公布2018年下半年「AlipayHK智慧支付普及指數」調查結果。
(2019年2月19日,資料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