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警惕!投资海南的10大误区

为什么到海南赚不到钱?为什么海南大多数人也赚不到钱?    

建设海南至今已经有几波大的行情,但是真正能够赚到钱又能全身而退的没几个,包括一些太子党真正能够赚到钱的也没几个。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海南几波行情都没有发展起来?究其本质还是投机主义思想太浓厚,缺乏扎扎实实的经营思路,对政治发展动向不理解不明确不清楚。每一波行情按说应该富裕起来一波人,但是每波行情都是倒下去一波人,真正富裕起来的是当地的小混混、小投机者,他们蚕食和攫取了外来投资者的投入和产出利益,形成了海南发展的惯性思维,坐等“捡尸”现象特别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海南的营商环境成为硬伤的根源性问题所在,也造成了海南官场和商场文化的畸形发展理念和态度精髓,无论什么政策什么红利来到海南,最后都是被软磨硬泡、死皮拖懒整得一地鸡毛,而扫鸡毛的人却发大财了。

一、误以为海南必搞资本主义

到目前为止,很多到海南的投资人没有搞清楚海南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很多人误以为海南搞资本主义、搞国际自由贸易港,说白了他们总以为海南比香港还开放、比澳门还自由,很多人就传言海南要超越香港和澳门,以至于传言海南要超越新加坡,列举各种数据以支撑这种假说。其实,这是传言和观念是极其错误的。首先海南的发展不能违背“四个自信”的最基本原则,四个自信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政治自信”,决定了海南不会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会套搬资本主义制度。有人说,改革开放不是无原则、无节制的改革开放,大清朝晚期也是搞改革开放,割地赔款、开通通商口岸,结果呢签订了那么多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最后大清朝给整没了。开放并不都是褒义词,也并不都是无节制、无原则的开放。

海南的开放,深度的开放的是市场的自由贸易,不是制度和政治的开放和无原则、无节制的制度自我放弃自我否定。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搞懂海南的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基础和市场原则的开放,不是搞更资本主义的自由开放,这点必须要搞清楚弄明白。现在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是要建设“放管服”的优化构建服务型政府,而不是放任自流自由的不管,把教条的、滞后的、落后的生产力制度优化到与生产力实际相匹配的状态,也就是说生产关系的调整上升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高度,而不是改变生产关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营商环境改革,更不是放弃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所谓国际自由贸易改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也需要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更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形态现象,社会主义、封建主义等等社会形态都有市场经济,只是发达程度取决于生产力状况,这点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甚至搞混了。甚至一些人盲目崇信资本主义的市场就是比社会主义自由和优越,什么都可以做、无所不能,这其实是无政府主义的毒害。

二、投资海南就是买房等升值

说到海南投资很多人就误以为到海南买房子肯定升值肯定赚钱。纵观海南过去的三波大行情,很多人认为唯有买房才能赚钱,实际上海南的房子买到手基本就陷在手里无法出手。一方面是海南的房子利用率相当的低,很多人分析只有11月到次年4月才有使用价值,其余时间基本空置,只有5个月左右的使用时间,甚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多只有1个月使用时间,他们多数时间是不在海南生活的,因为时间不许可。那些退休离休的老人在海南买房,在海南闹腾的时间比较多,安心生活享受晚年的比较少。一是买房过程中的各种闹心事儿如物业被人为垄断甚至涉黑组织管理着物业,二是成立业主委员会难以达成实现权利表达,三是出行交通实在不方便,交通设施跟不上,四是服务设施跟不上,五是菜价物价电价死贵,六是各种证件手续难以办理,很多人买房十年八年没有办到房产证的现象非常普遍,维权那是相当的难。甚至这些老人因为反映这些生活琐事和基本权利,主张权利而被断网的、被拘留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更有甚者,在居住住房附近兴建了垃圾填埋场、堆放场、餐厨垃圾处理厂、化工厂等等,不仅导致居住环境恶劣,还导致存在健康安全隐患……

关键一点,这些房子一旦买到手就很难出手,因为有购买的二手房销售年限限制,有的规定为5年,有的规定为7年,从买房到交房到二手房成交一般需要10年左右。虽然表面上投资增值了,但是扣去10年的各种精力投入人力投入和资金的时间成本,其实所剩无几,更不要谈资金的机会成本了,很多人已经精疲力尽望而却步了。在二手市场的接盘侠只能依靠那所谓的100万人才来接盘,不过目前据说才来23万人,按照5%的年交易流通比例来看,10年后的年交易流动量也只有5%的住房买卖交易,按照这样的速度积累,要30年后才能实现购买房屋的实际交易一次循环,这种交易量和购买生利的空间实际相当的小。再者就是年度使用率实际只有8.5%,投入和产出比其实是相当的低。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海南的房子构造品质相当的差,一方面是使用的河沙要进口,本地无法提供真正的大量的足够保质的河沙,就会有以次充好以海沙充当河沙,海沙和钢筋水泥的结合,后果可想而知。另外就是钢筋的质量对于内地来说都是废料钢筋非标钢筋,并且使用的标号、规格、型号与实际设计的质量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会有一定的出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投资海南就是避税的天堂

年初花木谣发文说“不要把海南当做避税天堂”,然后也有官员说“不要把海南当做避税天堂”,还遭到了某些人的恶意炮轰。其实这是一句很中肯的忠告,但是一些投资者听不进去忠告,甚至无厘头地说“不能避税还有什么自贸港优势,到海南来不就是为了避税嘛!”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和认知。试想,从国内转移到海南,就可以少交15%左右的税收,实际业务不发生在海南,仅仅在海南做账,这叫做什么?这就是偷税漏税,对于国家而言,这并不是发展经济更不是发展海南。因为资金没有从海南过,即使从海南过实际上也没有发生什么真正的效益,只是在银行之间进行数据转换而已,并没有发生财富的转移,却凭空丢失了15%左右的税收—纯税收,你觉得国家会愿意还是海南能办到?当然不愿意也当然办不到。但是很多人想不明白,是基于无知、贪婪和任性的一厢情愿,还是基于短视、罔顾和自取灭亡?就不得而知了。比如什么600多家影视公司注册海南,什么20000多家企业注册海南解决19000多人就业,这种效果都不是海南想要的,也不是发展真正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想要的。只有真正的贸易、互通有无、活跃市场、振兴经济的实体企业、贸易企业、市场主体才是海南欢迎的,也才能够兴旺海南、发展海南、成就海南,海南当然也就能够成就这些主体。

四、注册海南公司就坐等发财

那么注册几家皮包公司是不是就可以发财了呢?就如同前些年在香港注册的皮包公司,动辄香港国际某某集团、香港某某股份有限公司等等,没有实际的运作,没有实际的运营和资金往来业务账项,仅仅挂个名头到内地忽悠,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内地市场已经有免疫力和认知能力了。海南还在上升期,海南的资金总量、市场总量还相当的小,国内的品牌效应、国际的影响力还相当的弱,想通过注册几个皮包公司就能赚钱、就可以倒账、避税、开发票等等手段和勾当赚钱,显然短期内市场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也没市场集聚效应,很难真正意义上起到赚钱的作用。要在海南注册公司坐等发财,不仅要选择好方向,更要选择好时机和地点,对海南的各城市的业态发展、资源优势、人文特点、区位优势做好精准的分析。当然做这样的公司也还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否则只是废纸一张,每个月还要记账费用养着,一年少则5000多则15000元不等,因为当地还很穷,甚至相当的穷,相当于内地2002–2006年的水平,一些干部甚至一些贪官都不舍得放过这些蝇头小利,即使苍蝇飞过,都想着能不能掐根腿下来……

五、弄个人才户口还是为买房

最近讨论最多的就是所谓的人才引进腐败问题,一些单位所谓的人才引进就是一个笑话。说某单位董事长去北京招聘人才、引进人才推介会,一个小伙子侃侃而谈,是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言谈举止对海南情况似乎非常了解,对所处行业也是比较精通,有真知灼见。当场签约五十万年薪引进了这个人才。实际上这个小伙子在这个公司已经两年半了,还是个临时工每个月只有3000多点工资,还要自己租房子,这北京一趟飞不仅解决了住房100平米,还提升了岗位直接总经理助理。还有个笑话就是海南的大学生毕业了都到内地去谋求机会,然后理所当然地把户口也迁到了内地,某些单位去内地招揽人才,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前往招聘、展览人才的单位,一聊海南发展前景,方才恍然大悟“内地人比海南人还了解海南”,遂当做人才引进年薪30万元,还提供90平米的房子,而他们的同学在海南还是3000元一个月。

外地人努力往海南钻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发展海南和看中海南的发展机会,而是为了拿到在海南的买房指标钻人才的空子。买到就是赚到,买房子17300元一平米,100平米就是173万元,如果升值一倍就有173万元利润空间,如果升值两倍呢?根据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房地产飚价的态势来分析,海南的均价至少在8.5万元,也就是说基本在5.9–13.3万元之间,所以内地很多所谓人才是冲着这样的机会去的,抱着这样的想法和判断去的。连普通的稍微有点点钱的小老板都趋之若鹜,何况那些体制内的官员和干部,他们早都集体抱团买房、抱团养老来到了海南。比如甘肃某个大学的教职工直接就在海南万宁买下一栋楼,北京某单位的直接在海口就买下半个小区,山东齐鲁石化的职工直接就在三亚来个小区……为了买房,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就如同上海10年前的离婚热潮为了买房一样,如今那些假离婚的成了真离婚,而房子基本上已经成为名义财富在手里攥着,努力地还着贷款。海南呢?这些所谓的人才大量涌进来,23万的人才给海南带来了什么真正的生产力和科技改变了吗?大多数都是冲着买房来的,很好,还差77万人呢,你们请,你们先请!

六、搞关系接点项目工程赚钱

在海南接业务、搞工程,没有关系不行,没有熟人不行。没有关系没有熟人你根本不入围不入流,人家屌都不屌你,更不要说招拍挂走流程玩竞标,围标串标就玩死你,内定的既定招标、邀标,轮不到你,甚至你连真正的标书还没做出来,人家已经招采结束。这样的案例在垃圾处理设计方面最为有趣,今晚22点公布,明天0点就到期,玩的就是躲猫猫走过场,谁说一定满足5天7天的公示,谁说一定要满足3家的竞标单位,什么事情都可以内定“一事一议”。至于如今造成的1000多万吨的垃圾山如何处理,那只能商量商量、研究研究,因为设计后续处理费用至少40个亿,钱从哪里来都不知道,而这过去的十年积攒下来的垃圾山的垃圾处理费用,却被某些人领走了超过36亿元,主管这项工作的常务副省长毛某峰难道就这样轻易过关了?其中所谓的燃烧发电这么多年补贴30多个亿就这样支出了,却没有人为此巨大的腐败案承担点责任?

很多做垃圾处理的企业都想进入海南市场,但是实际上已经被某电集团垄断,根本进不了海南市场。又如城市污水处理,被葛某坝垄断,直接排向大海、直排直放,环保督察组没看到吗?环保督察组没有收到相关举报和告发吗?当然收到了,收到了又能怎样?环保督察组可以对凤凰岛、日月湾、海花岛进行处置,却不能对海口的龙须沟、澄迈的垃圾山进行处理,为什么?这背后的关系网、权力网交织才是本质,毕竟有时候胳膊扭不过大腿。但是,不要忘记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果忘记了这一点,那将是极其危险的。大工程、大项目尚且如此,如江东新区建设,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桥梁道路施工建设,哪个是公开招投标竞标的呢?多数不都是邀标和既定招标吗?到海南搞关系接工程成为普遍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但是要建设成自由贸易港,就必须要规范项目工程招投标管理,而不是搞关系拿项目搞工程。

七、进入公务员队伍坐等红利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想办法努力考入公务员队伍,坐等海南发展红利。很多人说这未免太消极了,但是确实有这么一帮人在努力考海南公务员队伍,坐等海南的发展。海南的发展必须加强公务员、公职人员队伍建设,改变目前这种等靠要的工作作风,改变观望漂浮的官场风气,就需要从社会、市场招揽、招募真正能干事、肯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才。目前海南官场进去了就等于铁饭碗,坐等饭菜,一些人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想法很普遍,既没有机会升迁,也没有机会拔尖,既没有机会露脸也没有能力冒头,就在基层在岗位混着,上面的厅处级位置被别人按照资历排辈占着,无论多么努力都很难突破这层天花板。但是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必须要向社会公开招募、招聘、征集、吸纳有识之士、有能力之人。海南最缺的是市场人才、经济贸易人才、生产管理人才、管理经营人才,而不是行政体制内的按部就班人才。海南要发展,走社会主义道路也要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贸易往来,需要一大批懂市场会管理善于协调清楚东南亚市场文化的人才。

姑且不说全球性人才,先把东南亚市场搞活,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基础,也是开展RCEP的基础和基本工作内容。然而目前海南的乡科级、厅处级干部,还处在农业社会农业时代的思维,除了开发房地产卖地还真不知道怎么玩,唯有玩卖地比较熟烂于心、比较有手段玩心眼把投资老板干趴掉。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更没有自由贸易港的理论和实践,让他们推进和执行自由贸易港建设,真是勉为其难,占着位置,却不知道怎么干,这就是目前的现状,必须强烈予以改进和改革。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本,人是发展海南的第一要素也是制约海南发展的第一因素。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从真正的人才改革做起。先从公职人员队伍里的人才结构调整开始。所以一些人想方设法进入公职人员队伍的想法和行为,可能也要面临巨大的改革冲击,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海南的公职人员队伍改革必须向江浙看齐,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吸纳有能之人才充实干部队伍,推进海南的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建设才成为可能。

八、搞搞岛内电商骗扶持资金

海南岛内按照现在的口径是1000万人口,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地级市,还是中等城市的地级市,GDP总量只相当于浙江的金华或者嘉兴,或者江苏的盐城或者连云港,土地面积相当于江浙的30%,人口相当于江苏或者浙江的15%而已。这样的体量和空间,消费能力和购买实力都是要打折扣的,因为有大约600万人生活在农村,并且很多人其实常年生活在广东、深圳等省市内地。那么大量的所谓软件公司、电商公司干什么?如何赚钱?做岛内互联网电商基本不赚钱。因为没有足够的有效客户,只能靠拿点电商企业扶持补贴艰难过日子,而要想打开内地市场,则根本没有空间区位优势。比如江浙沪24小时内送达这点就很难做到竞争优势,又如价格方面,江浙沪包邮的实际快递价格是每公斤0.8元的快递费,3公斤2.4元的快递费,3公斤以上每增加1公斤只需要增加0.5–0.8元的快递费。所以海南的快递业务、物流业务在时间和空间覆盖上,根本没有原发优势,在人口数量和有效客户量上也没有人口密度优势和消费优势。比如芒果、香蕉、菠萝这些热带水果,如何实现空间资源优势?如果长途运输到岛外然后电商,则没有价格优势,如果在岛内快递运输出去则没有时间优势、没有快递价格优势。

当然也可以和快递公司洽谈,但是订单单量的不确定性又造成了电商的经营风险。比如芒果、菠萝在产地地头拿货0.5元一斤则根本没有人愿意摘,不够采摘人工费的。如果1元一斤,则扣除人工费用、快递费用、包装费用等,则利润空间小,市场一般3元一斤,利润空间有1元钱1斤的可能。季节性难题无法解决,如果要上小冷库则又增加成本,一些小电商企业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些。卖本地菜,折腾来折腾去,价格多数比菜市场贵,品质没有菜市场新鲜,否则必须要保鲜技术又影响蔬菜品质,因为天气热温度高蔬菜容易腐烂。自然而然逼迫电商企业搞虚假业绩骗骗政府补贴度日子,根本赚不到钱。至于跨境电商,仅仅报关就为难死人了,很多产品报关不通过,进不来出不去,要通关估计还要打点海关人员,否则说你走私…..或者直接给你耗着半年一载不给你过关,更不要说找个借口没收你产品了。有朋友进口红酒就被搞的晕头转向,最后不得不从广东登陆报关去了。

九、买卖囤积土地捂盘不销售

那么大多数手里有点钱的人,就只能动歪脑筋到海南买点土地囤积居奇了,捂盘不售也就见怪不怪了。一方面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炒的火热,另一方面就是房地产捂的火热,相得益彰,价格上去了,利税增加了。为了避税,很多人就动起了歪脑筋现金交易,茶水费、看房费、选号费等等也就应运而生。市场的规律就是供需规律,大量供应的时候就是萝卜蔬菜的价格,捂盘不售的时候人们就争相往里钻,越涨价越要买,越降价越不买,不买贱的只买贵的,这是大多数人的逻辑思维,不要觉得手里有点钱就是智商高,赚钱多少跟智商没有本质的关系,更不是正态分布关系。所以人傻钱多很正常,聪明的人不赚钱也很正常,钱不是衡量一个人赚钱多少的智慧标准或者智商标准,能赚钱当然也能够败家,这是内在的规律。

海南的房地产多数是能赚钱人的败家本事具体体现。于是很多在内地赚钱了的房地产商悉数到海南来挖金,2000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蜂拥而来,结果拿不到地,开发不了,耗在这里。很多人说,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避税来了吗?对头,房地产企业赚点钱来到海南打着开发的名义来避税,实际并没有多少企业拿到土地,也没有拿土地,他们就是为了来避税。前面说了,想来避税,你就想错了,海南不过是个口袋,请君入瓮,你还当你自己很聪明。能拿到地的当然好,关键还能够开发,特别是一些地产商和县里、镇里、乡里、村里合作开发,最后恐怕被打跑路的会很多,最后怎么死的恐怕都不知道。1996年原湖南省的一个副省长的儿子来海南开发房地产,最后险些被打死,半夜里泅海生还。海南是投机者的乐园,当然也可能是投机者的墓地,看各自造化了。有人前几天说今年去三亚投资,砸掉1000多万元,不得不打起铺盖回到上海。

十、到农村购买宅基地等机会

很多人就说,那就到农村买宅基地去,这个比较安全。其实这是最不安全的行动和行为,因为农民,你要跟他们讲法律那几乎是天方夜谭鸡同鸭讲。有人说不是放开了农村宅基地交易政策了吗,省里都出文件了,你别忘记了,能够出文件准许和鼓励宅基地交易,当然也就可以出文件阻止和终止宅基地交易或者叫停宅基地交易。再说了,一个外人来在一个村子里面,无论从文化还是生活习惯语言行为方面,还是从人际圈关系网,都不是在一个频道,也不是在一个范围里的,根本不可能融洽在一起,必须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交融同化,这是在正常的环境里…..

上文说了,海南不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海南,也就是不走私有化社会建设的海南,这是基调,任何违背这个基调都可能被扭转和改正。那么农村宅基地买卖本身就是违背宪法大法的,土地不准许买卖这是基本的法律常识。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土地,宅基地不是自留地,自留地可以转让,但是在中国买卖土地本身就是违法的,只是买卖土地的使用权而已,这点很多人搞不明白。就如同现在的住宅70年产权一样,至于70年过后的延续需要缴费,还是自动展期不缴费,要等到时候的法律决定…..当然也就会要出台不同的政策和法规来解决这类问题。所以这种走私有化道路的政策不会长久,必然会被纠正,因为海南的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自由化的私有化道路。

【2021年8月11日,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海南智库】

【圖片來源自網絡】